39健康

糖友神经病变:生活要仔细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不但使患者残疾率、死亡率大大提高,而且给治疗、护理带来很大困难,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视。除了以上症状,眼睑下垂、斜视、腰腿痛、胃肠麻痹、肌肉发生萎缩、收缩无力、无法自主站起、下肢及足部剧烈的表浅疼痛等都是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表现。

  此外,如果是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疼痛持续半年以上,并且使用大部分麻醉镇痛类药物都不起作用,就应考虑是否有慢性神经病变的可能。对于慢性感觉减退的患者,感觉神经对外界的刺激(如冷、热等)减退,甚至消失,自己受伤却毫不知晓,极易发生危险。还有一种病情复杂、凶险的自主神经病变,发生病变时可累及全身各系统的器官,治疗起来十分困难。

  马学毅教授提醒,发生神经病变的患者,平时动作要缓慢,不要猛然站立,睡觉时抬高头位,起床时应缓慢地从卧位改为坐位,然后再站起。胃肠麻痹患者应少吃多餐,减少食物脂肪的含量,尽量食用少渣食物,以免对身体造成刺激。另外,还要进行相应的止痛治疗和胰岛素强化治疗。

  (实习编辑:黄熙琳)

2008-05-19 00:18:00浏览5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燕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神经病变怎么治疗
神经病变怎么治疗,一般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综合分析,引起神经病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遗传等。 1、自身免疫性疾病 干燥综合征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类型,患有该疾病以后,通常会累及神经系统,其中周围神经损害是比较常见的。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甲氨蝶呤片、环磷酰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平时还需要注意做好皮肤的保湿护理工作。 2、感染 当身体受到细菌感染以后,可能会使周围神经遭到破坏从而引发神经病变,可能会出现局部疼痛、发热等不适。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疼痛感比较严重,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止痛。 3、遗传 神经病变存在一定的遗传概率,如果父母患有该疾病,可能会将基因遗传给子女从而出现该疾病。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进行改善,可以防止肌肉出现萎缩的情况。也可以采取局部热敷或红外线照射的方法改善不适。也可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维生素B12等药物营养神经。 除了以上几种原因以外,不排除与肿瘤有一定关系,建议及时就医,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进行判断,根据检查结果对症治疗。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神经病变口服药
糖尿病神经病变口服药主要包括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片、硫辛酸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依帕司他片等,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1、甲钴胺片甲钴胺片属于一种营养神经的药物,可以用来改善神经受损引起的相关症状,比如肢体麻木、无力等,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种药物进行治疗。2、依帕司他片依帕司他片也属于一种营养神经的药物,可以用来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神经痛、感觉异常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3、硫辛酸胶囊硫辛酸胶囊属于一种抗氧化剂,可以用来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从而使疾病得到缓解。4、阿司匹林肠溶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功效,也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如果患者存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肢体麻木、疼痛,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5、依帕司他片依帕司他片也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用来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从而使疾病得到缓解。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患者还要注意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熬夜。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崔馨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双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怎么回事,怎么办
双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可能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青光眼、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患者长期熬夜或者过度用眼,可能会导致眼部血液循环不畅,引起双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情况。建议患者需要及时调整不良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同时也可以通过眼部热敷的方式,促进眼周血液循环,改善不适症状。2、青光眼当患者眼球内部房水循环受阻时,可能会引起眼压升高,从而导致视神经受到损害,引起青光眼,出现视力模糊、头痛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盐酸倍他洛尔滴眼液等药物治疗。3、高血压如果患者长期食用含盐量高的食物,可能会导致体内钠离子含量升高,引起高血压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双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苯地平、螺内酯等药物进行降压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甲钴胺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4、糖尿病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者胰岛素利用障碍等因素引起的。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会导致眼部血管微循环障碍,从而引起双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胰岛素等药物进行治疗。饮食上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玉米等。5、动脉粥样硬化如果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使血管发生狭窄,甚至会使局部的血管闭塞,从而出现视力下降、头晕等症状,甚至还会伴有双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情况。建议患者遵医嘱配合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或其他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避免加重病情。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末梢神经病变怎么治疗
末梢神经病变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末梢神经病变可能是由于中毒、感染、缺乏维生素等原因造成的,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检查,确定具体的原因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1、中毒重金属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有毒物质可损伤到末梢神经,导致末梢神经病变。如果患者是重金属中毒,可在医生的帮助下通过催吐、洗胃或者是使用特效药物解毒治疗。如果患者是一氧化碳中毒,需要尽快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并将患者及时送往医院进行高压氧治疗。2、感染细菌和病毒感染等会损害肢体远端神经,从而引起末梢神经病变。一般表现为疼痛、感觉异常、运动无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甲钴胺、依帕司他等药物进行治疗。3、缺乏维生素B族维生素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神经系统正常运作。如果患者身体缺乏维生素,就可能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出现末梢神经病变的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药物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中还需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除以上相对常见原因外,还有其他可能性疾病,比如肿瘤压迫、免疫因素等,建议患者积极就医系统检查,明确诊断检查后,遵医嘱规范治疗。
崔馨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缺血性神经病变多考虑是青光眼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高血压、动脉低血压等原因引起的,需要明确病因进行治疗。 1、青光眼 如果受到了家族遗传的影响,或本身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导致眼压升高,会诱发青光眼发作。当眼压升高时,血液供应不畅,会引起视神经小血管出现缺血的现象,诱发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马来酸噻马洛尔滴眼液、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等药物控制眼压,缓解症状。严重时也需通过周边虹膜切除术等方法缓解。 2、高血压 如果长时间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血管壁发生变化,出现狭窄或闭塞的情况,都有可能会导致视神经小血管出现缺血。建议患者在平时控制好血压,保持好的心态,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同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药物控制血压。 3、动脉低血压 如果患者因急性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会导致血压偏低,从而出现神经小血管供血不足,引起缺血性神经病变。建议患者注意休息,尽量平躺,不要剧烈运动。也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米多君片,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提升血压。 除以上症状外,白血病,严重贫血等原因都会诱发该现象,严重时要及时就医。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腿周围神经病变能治好吗
腿周围神经病变一般能治好,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日常调理等方式进行治疗。1、药物治疗如果患者是由于糖尿病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者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12、甲钴胺等药物进行治疗。2、物理治疗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按摩、针灸等方式进行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症状。3、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没有效果,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比如神经松解术、神经移植术等,可以促进病情好转。4、日常调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当吃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的食物,比如苹果、猕猴桃、牛奶、鸡蛋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而且还可以促进神经的修复。患者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5、运动调理患者还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慢跑、游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缓解不适症状。患者还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有利于身体健康。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