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低血糖凶猛 如何早期发现

林卫忱 内科 副主任药师
黑龙江省密山市中医院 一级

  几乎每位糖友都发生过低血糖症血糖过低容易导致昏厥甚至不省人事,非常危险,了解低血糖症状有助于防患于未然,低血糖的临界征兆包括:头晕、手抖和体虚等。然而低血糖症状因人而异,对于糖尿病来说,识别低血糖症状还要适当“对号入座”。

  低血糖反应时,患者大多会出现交感神经异常兴奋的一系列症状,如焦虑、烦躁、行为怪异、饥饿感、心慌、面色苍白、大汗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一般会引起患者重视,通过进餐,食用甜食、甜饮料或甜水果,以及静脉输注葡萄糖等,可使低血糖反应很快纠正,症状迅速消失。

  然而,部分老年患者由于受到生理机能减退、并发症多、内分泌调节差和植物神经病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低血糖的反应性差,造成低血糖早期症状不明显或整个低血糖期的症状不够典型,从而易被忽略或被误诊。

低血糖凶猛 如何早期发现

  临床观察发现,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样。例如,婴幼儿及低龄儿童低血糖可表现为哺乳困难、哭闹易惊,易激惹、面色苍白、出冷汗、注意力涣散,恶梦连连、遗尿等,发生在夜间可表现为尿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必须细心观察方能发现。成年人发生低血糖往往症状比较典型,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饥饿感、心慌、手抖、出虚汗,四肢无力等。而发生于老年人的低血糖往往以神经缺糖症状作为突出表现,如嗜睡、意识障碍、偏瘫、癫痫样抽搐、昏迷等,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脑卒中”。另外。“无症状性低血糖”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当中也比较多见。

  一旦血糖低于2.5~2.8mmol/L时,就有可能引起低血糖昏迷。据统计,在低血糖昏迷病例中,65岁以上老年人达65%以上,反映老年患者是低血糖昏迷的主要防治对象,对此应给予足够重视。冬季是夜间低血糖的高发期。因为寒冷的冬季身体能量需求增加,夜长昼短,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受到控制的情况下,如果能量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容易发生低血糖。有很多患者在冬季凌晨1—3点左右出现低血糖,除了饥饿感和心慌之外,第二天晨起还会感到头痛、乏力等不适。因此糖尿病患者冬季犹要警惕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2014-01-10 03:05:17浏览5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