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要从头管到脚

杨文英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用药选择更多了

  2型糖尿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在全球各国的糖尿病防治指南中,都把二甲双胍作为全程使用的降糖药物。 《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也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主要路径中唯一起始用药,也就是“一线用药”,贯穿病程始终。本次发布的新指南 在一线用药上,增加了α-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促泌剂这两种药物。

  二甲双胍主要降低空腹血糖,α-糖苷酶抑制剂则针对餐后血糖,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杨文英教授领导的最新研究发现,这两种药物在疗效方面相似。新指南指出,不适合二甲双胍的患者可首选以上两种药物。单独使用二甲双胍血糖仍不达标时,除了加用这两种药物,还可以使用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二线用药)进行治疗。如果两种口服药联合 治疗血糖仍不达标,则要加用胰岛素治疗。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母义明教授告诉记者,新指南把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提到了二线用药上,这类药与其他口服 降糖药相比,对心血管的保护效果更好,可以延缓心衰的进程,是一种“聪明”且具有长期疗效的药物。

  运动营养不能轻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指出,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基本措施,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糖友工作生活中久坐不动,甚至认为有了“高级降糖药”就把运动抛在脑后,血糖刚控制好就大吃大喝,使治疗功亏一篑。新指南强调, 糖友饮食务必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少吃油。胆固醇一天小于300毫克,少吃反式脂肪、快餐,烹饪方式少油炸多蒸煮。2.不要拒绝碳水化合物。可在医生指导下,保证碳水化合物提供总能量的50%~60%。3.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蛋白质应占当日食物热量来源的15%~20%,其中优质蛋白应超过50%,如蛋 清、猪肉、牛肉等。4.尽量不喝酒。女性糖友酒精量每天不超过15克(相当于450毫升啤酒、150毫升葡萄酒或50毫升低度白酒),男性不超过25克, 每周不超过两次,不要空腹喝酒。5.盐每天6克以下。味精、酱油、酱料等含盐高的调料也要少吃。6.适当补充微量元素。糖尿病患者容易缺乏B族维生素、维 生素C及锌、铁等微量元素,可根据营养评估结果适量补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人应注意防止维生素B12的缺乏。

  在运动方面,糖尿病患者应至少保证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每天30分钟,以运动时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为宜,如快走、骑车、慢跑、乒乓球等。运动前后要监测血糖,以免发生低血糖。如果没有禁忌症,每周最好进行两次肌肉力量和耐力的练习。

  保护心血管刻不容缓

  提到糖尿病并发症,大家首先会想到糖尿病足、糖尿病眼病、肾病等,事实上, 80%的糖尿病患者因心脑血管并发症死亡。杨文英指出,糖友一定要密切关注和留意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如胸闷、胸痛、压榨沉重感、头晕、肢体麻木等。

  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最关键的是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降压、降脂、戒烟。糖友的血压最好不超过130/80毫米汞柱,至少要低于140/90毫米汞柱; 要定期检查心电图;大于40岁或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蛋白尿等高危因素的患者,可服用阿司匹林防止血栓。

  另外,每3~6个月要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该指标每下降一个百分点,糖尿病相关风险会下降20%,减少20%的死亡率和15%的心梗发生风险。HbA1c小于6.5%算达标,高龄老人应小于7%。

2013-12-03 03:51:19浏览4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