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为何越治越多

  “糖尿病”三个字,说起来似乎人人知道,可很少有人认真地思考过,糖尿病离自己究竟有多远。

  今年9月,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中国成人糖尿病流行与控制现状》调查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达11.6%,糖尿病前期人群达到50.1%。这项大型调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宁光教授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文华研究员共同带领,在全国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近10万名成年人。根据估算,我国每10成人中就有1人患糖尿病,还有近5亿成年人正迈向“糖尿病”大军。

  宣教、控制、管理……我们一直在努力行动,可为何糖尿病却好像越治越多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首席专家李光伟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上面的调查数据乍一听确实有些“可怕”,这可能与调查采取的诊断标准有关,只要符合糖尿病的一点“蛛丝马迹”,就不放过。但是,根据这些年的临床经验,糖尿病患者确实在不断增加。其中,经济的高速增长是最大的“催化剂”。富裕生活催生了人们久坐不动、顿顿有鱼肉、每天喝两杯的不良生活习惯,成为糖尿病酝酿的温床。“现代人普遍应酬太多,出门就赶时间坐汽车;商场、地铁等公共场所,处处安电梯,几乎找不到步行的机会”,李光伟惋惜地表示。

  另一方面,糖尿病“后备军”不断增加,而且他们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糖耐量受损离糖尿病只有一步之遥,可很多人心存侥幸,觉得“偶尔一次血糖超标不要紧,少吃两口饭就行了”。事实上,只要出现糖耐量受损,就要开始积极、正规地干预。李光伟和同事在大庆做过20多年的长期随访,结果发现,如果糖耐量受损的人群不进行干预,其中93%的人会发展成糖尿病患者,且脑卒中风险和卒中导致的死亡率也会明显升高,不存在所谓的“1/3的人疾病可能不会再发展”这种侥幸。

  “有1个糖尿病患者,就有1个甚至1.5个后备军”,李光伟强调,“在发现糖尿病前期信号时,就应该开始干预。”大庆研究也证明,生活方式干预能非常有效地预防糖尿病。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放弃”电梯,多走楼梯;少碰“垃圾食品”;肥胖的人可以找几个朋友,进行“减肥大赛”;外出点餐时,不要“大手笔”等。这一点一滴的改变,都会帮你不经意间远离糖尿病。

2013-11-12 05:23:14浏览10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武志娟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治疗胆汁反流的中药方子
治疗胆汁反流的中药方子,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选择,多考虑是饮食不当、情志不畅等原因引起的,也不排除是肝胆湿热、胃阴不足、肝气犯胃等原因引起的,建议遵医嘱进行治疗。 1、饮食不当 患者如果长期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从而引起胆汁反流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食物,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爬山等,可以增强体质,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2、情志不畅 若是长期情绪抑郁,可能会导致肝胆疏泄功能失常,从而引起胆汁反流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患者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3、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是指湿热邪气淤积在肝胆,疏泄功能失常,可能与外感湿热、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口苦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茵陈五苓丸、龙胆泻肝丸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改善。 4、胃阴不足 若是长期饮食不节或用药不当,可能会导致胃阴不足,使胃失去阴液濡养,胆汁上泛,出现口苦、口干、咽干、胃脘疼痛、呃逆等不适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阴虚胃痛颗粒、养胃舒颗粒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熬夜。 5、肝气犯胃 肝气犯胃是指肝气不舒、横逆犯胃,可能与情志因素、病邪侵扰等原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脘疼痛、嗳气、呕吐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舒肝健胃丸、柴胡舒肝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进行改善。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