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药物 药物治疗三注意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疾病症候群。血糖升高只是这种疾病最表面化的表现,在高血糖的背后隐藏着血糖升高对大血管、微血管、神经的损害,我们把这些器官功能的损害称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而这些损害通常是不知不觉地发生,当并发症的各种临床症状出现时病情已经比较严重了。糖尿病可引起脑卒中,引起视网膜、心血管、消化道、泌尿道及生殖系统病变以及糖尿病足等众多并发症,对人的身体健康存在巨大的威胁。

  治疗糖尿病,教育心理疗法是统帅,饮食疗法是基础,运动疗法是手段,药物疗法是关键,自我病情监测是保证,饮食-运动-药物互动治疗是选择。目前药物治疗仍是重头戏,但药物治疗一定要掌握要点。

  剂量遵医嘱

  为了减少副作用,避免中毒,多数药物都会标明每日最大服用剂量。不少患者服药超过了每日最大服用剂量,实际上,超限服用只会增加副作用,并不增加疗效。药物的减量或加量应遵照医生的医嘱,不要自己随意决定减量或加量。

  对症用药好

  众所周知,血糖高应服用降糖药,但是否对症往往被忽视,从而造成治疗过错。服用磺脲类药可刺激胰腺B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本来体内胰岛素就多,如继续分泌的话,将会使胰岛素更多,而且会加重胰岛负荷,长此以往可导致胰岛功能衰竭。如果胰岛B细胞已丧失分泌胰岛素功能,此时再选用磺脲类药是毫无作用的。因此,建议在决定选用磺脲类药时,应监测空腹胰岛素水平。在确定有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时应选用胰岛素增敏剂,例如:盐酸罗格列酮片(维戈洛)。维戈洛可以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而有效地控制血糖,也可使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下降。本品对血糖控制的改善作用较持久,可维持达52周。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产品合用。可与胰岛素合用,并减少胰岛素用量。

  联合用药精

  联合用药可使每种药的选用剂量减少,副作用也减小。有的单药间有互补性,能更好地适应患者多变的病情。常用的联合疗法,如磺脲类+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增敏剂。联合用药的一般原则是:“一种药加倍,不如两种药搭配”。同类口服降糖药不宜合用,否则增加的主要就是副作用了。

  控制糖尿病的理想目标是什么?

  血 糖

  空腹4.0~6.0毫摩尔/升

  餐后2小时<7.8毫摩尔/升

  糖化血红蛋白<6.5%

  老年患者(65岁以上者)目标适当放宽

  空腹5.0~8.0毫摩尔/升

  餐后2小时<10.0毫摩尔/升

  糖化血红蛋白<7%(避免低血糖发生)

  血 压  <130/80毫米汞柱

  血 脂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毫摩尔/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毫摩尔/升

  总胆固醇<4.5毫摩尔/升

  甘油三酯<1.7毫摩尔/升

2013-10-14 05:07:53浏览17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