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降压小心闯红灯

  

clip_image002

    【病例分享】

  老王患有2型糖尿病,平日主要通过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较理想。然而,近段时间血压偏高,医生在其平素服用降压药(可乐定)基础上嘱其加用双氢克尿噻利尿,联合用药以提高降压效果。一段时间后,老王的血压虽得到了控制,血糖却居高不下,不得不再次前来就诊。

  噻嗪类利尿剂是防治高血压的一线降压药,常与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服用噻嗪类利尿剂,尽管能取得不错的降压效果,但同时容易引起血糖波动(血糖升高),导致糖耐量慢性恶化、加重糖尿病病情,且可能增加冠心病发生率。因此,患者明确诊断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是否给予利尿剂降压,须三思而行,避免闯红灯。

  【机理剖析】

  利尿剂造成血糖升高的原因何在呢?

  根据相关研究,利尿剂造成血糖升高的机理有包括以下2个方面:一方面,利尿剂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或对胰岛素有拮抗性,干扰胰岛素的降糖作用;另一方面,长期使用利尿剂可使血钾水平下降,进而抑制糖向细胞内转运,减少肝糖原合成,造成糖的去路不畅。

  另外,利尿剂拮抗胰岛素还可引起患者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观察结果显示,利尿剂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上述负面影响,即便在小剂量情况下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近年医学界已将利尿剂列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相对禁忌证。

  β受体阻滞剂(以普萘洛尔为代表)对无心脏疾患的糖尿病患者,亦不宜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胰腺分泌,降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导致葡萄糖耐量下降,同时还可抑制肝糖原分解,影响脂质代谢,加重降糖药引起的低血糖反应。

  【用药方案】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选择降压药物时,建议选择不干扰糖与脂肪代谢、不影响肾血流量与电解质平衡的药物,宜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卡托普利为代表)与钙离子拮抗剂(以硝苯地平为代表)作为一线降压药联合使用。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作为糖尿病患者的一线降压药物,具有以下作用:

  ①可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减轻或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心肌功能;

  ②发挥降压作用的同时,还可提高肌肉和脂肪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③对糖脂代谢没有不良影响,还可以起到改善糖和脂肪代谢的作用;

  ④对早期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可明显降低微量蛋白尿,具有肾功能保护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品种较多,包括苯那普利、赖诺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福辛普利等。须特别指出的是,极少数患者服用这些药物后可能出现干咳等不良反应,停服药物,干咳症状随即消失。此外,合并肾血管狭窄、肾脏功能障碍、高血钾的糖尿病患者,建议慎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服药期间应注意监测血清肌酐和血钾的变化,血肌酐、血钾明显升高者不推荐使用。

  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抑制钙离子向细胞内流,松弛血管平滑肌,减少末梢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但不减少脑、冠状动脉和肾血流量。对于合并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功能障碍的糖尿病患者,也是较好的降压药。同时,钙离子拮抗剂不影响糖及脂质代谢,因此,它也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首选降压药之一。

  以肼苯达嗪为代表的血管扩张降压药,具有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作用,但不影响葡萄糖耐量,同时兼具血管扩张作用,可增加血流量。因此,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可以选用这种药物。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注重生活干预,如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饮食治疗减轻体重,以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达到降低血压、控制血糖的目的。其他治疗还包括:降低总热量的摄入、限制钠盐及脂肪的摄入、高纤维素饮食、戒烟和限酒等。

2013-08-11 04:01:17浏览5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携带者会传染人吗,怎么传染
乙肝携带者通常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具有传染人的可能。这类携带者是指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但没有出现明显的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人群。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等途径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物品,或在不正规的场所进行纹身、穿耳洞等有创操作,都有可能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此外,母婴传播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患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性接触也会传染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更容易感染。不过,一般日常接触,如共用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通常不会传染。为了预防乙型肝炎病毒传染,可采取以下措施。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是预防最有效的方法,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要定期进行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DNA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治疗。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可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发展为肝硬化等严重疾病,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建议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酒,避免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同时,要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面对生活,定期检查,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预防措施。非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血液暴露,及时接种疫苗,保护自己免受乙型肝炎病毒的侵害。
张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乙肝不能吃什么食物有哪些
乙肝患者应避免食用高油脂食物、高糖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加工肉类等。如果乙肝患者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乙肝五项、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超声等检查。1、高油脂食物:油炸食品如炸鸡、薯条,以及动物内脏、肥肉等都属于高油脂食物。乙肝患者肝脏功能受损,对脂肪的代谢能力下降。过多摄入高油脂食物,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脂肪在肝脏堆积,引发脂肪肝,进一步损害肝脏功能,甚至可能影响乙肝病情的控制。2、高糖食物:糖果、蛋糕、甜饮料等高糖食物,乙肝患者应谨慎食用。大量糖分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同样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促使肝脏脂肪变性,不利于乙肝患者肝脏功能的恢复与病情稳定。3、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不适,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乙肝患者本身肝脏功能欠佳,消化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食用这类食物后,会加重胃肠道负担,间接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还可能诱发或加重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4、加工肉类:像腊肉、香肠、火腿等加工肉类,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会添加大量的盐和防腐剂等添加剂。乙肝患者食用后,过多的盐分摄入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其中的添加剂中含有某些可能对肝脏产生潜在损害的成分,影响肝脏正常功能。乙肝患者日常饮食应保持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为身体提供必要营养。遵循清淡饮食原则,避免食用上述不利于肝脏健康的食物。定期复查相关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大三阳病毒量高,肝功能正常
乙肝大三阳病毒量高但肝功能正常,可能是由于肝脏的代偿能力强,也可能是疾病感染早期。建议患者遵医嘱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疾病的发展。乙肝大三阳通常指的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出现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病毒复制活跃,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肝功能正常则意味着肝脏的生化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等,在检测时处于正常范围,表明肝脏的代谢、解毒等功能未受明显影响。乙肝大三阳病毒量高但肝功能正常,可能是由于肝脏的代偿能力强,能够在病毒复制活跃的情况下,仍然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此外,这也可能处于乙肝感染的早期阶段或免疫耐受期,此时免疫系统尚未对病毒产生强烈的应答,或者病毒与免疫系统之间达到了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因此肝功能得以保持正常。但是尽管肝功能正常,乙肝大三阳且病毒量高的患者仍然需要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因为肝脏的炎症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展,且病毒复制活跃增加了肝细胞受损的风险。因此,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复查,包括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在治疗方面,若乙肝大三阳患者病毒复制活跃且肝功能正常,但存在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或纤维化进展的风险,可以考虑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这些药物能够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从而减轻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且需定期监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大三阳有什么明显症状吗
乙肝大三阳患者症状有差异,部分有症状者,因肝脏功能受损,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隐痛、黄疸等表现。但也有部分患者,虽病毒复制活跃,却因肝脏代偿能力强而无症状。乙肝大三阳患者在有症状的情况下,可能会表现出一系列与肝脏功能受损相关的临床表现。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着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肝脏炎症明显。具体来说,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胆汁分泌减少,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此外,患者还可能感到肝区隐痛或胀痛,这是由于肝脏炎症导致肝脏肿大,肝包膜被牵拉所致。黄疸也是乙肝大三阳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呈深黄色,这是由于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下降,胆红素在体内堆积所致。然而,并非所有乙肝大三阳患者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有一部分患者,虽然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但肝脏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患者可能没有与肝病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此类患者可能在体检或其他检查中偶然发现乙肝大三阳,但由于没有症状,往往容易忽视病情,从而延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无症状乙肝大三阳携带者,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乙肝病毒的持续存在和复制,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潜在的损害,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肝硬化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所有乙肝大三阳患者,无论是否有症状,都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病毒载量检测以及肝脏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