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大腹便便小心惹上糖尿病

  曾几何时,大家还认为“将军肚”是富态的象征,现在大家已经发现肥胖带来的很多问题: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胆石症、痛风骨关节炎、男性性功能障碍、女性月经不调等。肥胖人群与非肥胖人群相比,脑梗塞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两倍,高血压的发病率要高2—4倍,糖尿病的发病率要高4倍。肥胖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之一,这早已为人们所知。

  但应特别关注的是随着体重的增长,尤其是腹部肥胖者,其胰岛素抵抗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增大。

  脂肪细胞降低胰岛素敏感

  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人体脂肪分布的腰臀围比例与胰岛素抵抗密切关联,比例愈大,抵抗愈明显,充分反映以腹部脂肪增多为主的向心性肥胖是引起糖尿病发生的高危因素。

  目前有一种假说认为,向心性肥胖者的腹内脂肪细胞可直接向门静脉输送高浓度的游离脂肪酸,从而抑制肝脏对胰岛素的摄入,降低糖元的合成,促进糖元分解,使血糖浓度增高;同时可致高胰岛素血症,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产生胰岛素抵抗和减少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促进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

  无论这一假说是否完全成立,在现实生活中,腹部肥胖(俗称将军肚)为主的中老年人都不可掉以轻心,应当关注有无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并采取积极措施(以减肥及运动锻炼为主)。

  肥胖致糖尿病的机制

  糖尿病专家分析,腹型肥胖者易患糖尿病的原因在于其增强了胰岛素抵抗,机制包括:

  1、腰腹部的脂肪细胞主要表现为单个细胞的肥大,而不是数目的增多

  2、肥大的脂肪细胞能逃避胰岛素对其分解的抑制作用,使脂肪动员增加,而脂肪的分解又可增强胰岛素抵抗。

  3、这种肥大的脂肪细胞更容易分泌某些特殊的细胞因子(Il-6等,这些细胞因子会促进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4、所谓胰岛素抵抗是指正常剂量的胰岛素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正常。事实上和胰岛素缺乏的结果是一样的,必然导致糖代谢的异常,引发糖尿病。

  因此,专家建议,越是腹部肥胖者越要当心糖尿病,特别是中年以后,一方面要通过合理饮食和积极运动锻炼减少腹部脂肪;另一方面要每年至少查一次血糖及糖耐量,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减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对健康的危害。

2012-11-06 01:10:54浏览5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