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患者要吃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使用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解热镇痛的良药,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新的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也应常规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保护血管

  控制好血糖,不得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及内分泌科医生共同追求的治疗目标。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多种微血管病变,包括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等,以及心脑血管等大血管的病变。阿司匹林可以抑制环氧化酶,纠正血小板功能,保护血管内皮,从而有效预防血管并发症。

  研究显示,每天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减少视网膜病变;防止白内障形成;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从而明显地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

  除了吃阿司匹林,糖尿病患者还要做到下面九件事,才能更好地预防并发症,其中包括:控制血糖;积极运动;少量饮酒;坚决戒烟;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血压低于130/80毫米汞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低于2.5毫摩尔/升;纠正胰岛素抵抗;控制体重,使体重指数(BMI)低于25。

  过了30岁就开始吃

  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均支持,如果没有禁忌症,小剂量阿司匹林应该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基础用药,甚至有专家认为,糖尿病几乎等同于心血管病。因此,伴有以下因素之一的糖尿病患者,要及早开始阿司匹林治疗:有冠心病家族史;有心肌梗死病史;有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周围血管病患者;吸烟;肥胖,BMI大于25;微量或大量白蛋白尿血脂异常,总胆固醇(TC)高于5.2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于2.6毫摩尔/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于1.1毫摩尔/升,甘油三酯(TG)高于2.0毫摩尔/升;超过30岁。

  为减少不良反应,建议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每天75―100毫克,常用剂量为100毫克,睡前服用。

  用阿司匹林利大于弊

  任何一种药都可能存在副作用,使用时要权衡利弊,只要利大于弊就可以使用。在临床使用中,阿司匹林的最主要副作用是胃肠道不良反应。因此,对于有出血倾向或存在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时应注意胃黏膜损害及胃肠道出血情况,尤其是与抗凝药合用时。但致命性出血比较少见,所以这些不良反应与它的巨大益处相比,不足以导致停用。

  但是,以下情况的糖尿病患者要停用阿司匹林。首先,对阿司匹林过敏、有出血倾向、正在使用抗凝治疗、近期有胃肠出血,以及有活动性肝病的病人,均应停用阿司匹林治疗。其次,年龄在21岁以下的人群使用阿司匹林,会增加患雷易氏综合征(一种少见的儿童疾病,在水痘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发生)的危险,因此这部分患者不推荐使用阿司匹林治疗。

(责任编辑:张蓝飞)

2012-09-21 10:08:11浏览8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许鸿智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甲
按摩小腿肌肉,酸痛到喊叫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通常情况下,按摩小腿肌肉酸痛到喊叫多考虑是过度劳累、肌肉损伤、骨质疏松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静脉曲张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过度劳累如果患者在平时经常做重体力劳动,可能会使小腿部位的肌肉发生劳损,从而出现局部酸胀、疼痛等症状,甚至还会伴有身体乏力的现象。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多卧床休息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按摩等方式进行放松缓解。2、肌肉损伤如果在按摩时用力过大,会导致小腿部位的肌肉发生损伤,从而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现象。患者可以通过先冰敷,48小时以后再热敷的方式进行缓解,也可遵医嘱口服大活络胶囊、活血舒筋丸等药物进行治疗。3、骨质疏松症若是长期挑食、偏食,可能会使身体缺钙,导致骨密度以及骨质量下降,小腿部位会出现酸痛感、骨骼轻微变形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改善,同时要注意合理膳食,多吃富含钙的食物。4、腰椎间盘突出症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腰部神经会受到压迫,在按摩时会加重对神经的刺激,从而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注意多加休息,避免长期弯腰提重物,也可遵医嘱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5、下肢静脉曲张如果患者小腿部位的浅表静脉出现扩张、迂曲等,在按摩时可能会导致血管内压力升高,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减少站立时间,避免重体力劳动。也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形成。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当肌肉酸痛的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郑帅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跖骨骨折后小腿肌肉萎缩怎么锻炼
通常情况下,跖骨骨折后小腿肌肉萎缩,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训练、抗阻力训练、物理治疗等方式进行锻炼。1、踝泵运动一般患者需要采取平躺的姿势,将双腿用力使脚背伸,然后缓慢地放下脚背,反复进行该运动,可以促进小腿的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锻炼小腿肌肉的目的。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一般患者需要采取平躺的姿势,将双腿用力使大腿肌肉绷紧,然后缓慢地放松,可以有效促进股四头肌的收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锻炼小腿肌肉的目的。3、直腿抬高训练建议患者平躺,将双腿用力使大腿肌肉绷紧,然后缓慢抬起再缓慢地放下,可以有效促进直腿抬高。4、抗阻力训练建议患者可以借助弹力带、沙袋、哑铃等工具,进行下肢抗阻力训练,可以有效提高下肢肌肉的力量,改善肌肉萎缩的情况。5、物理治疗除此之外,建议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小腿肌肉萎缩的情况。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还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可以适量进食蛋白质含量偏高的食物,从而为身体补充所需要的营养。同时,也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林庆荣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老年小腿肌肉萎缩怎么回事,怎么办
老年小腿肌肉萎缩,多考虑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也可能是外伤、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赘、腰椎管狭窄症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患者长期不运动,可能会导致小腿部位的肌肉得不到锻炼,从而出现萎缩的情况。患者可以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可以促进小腿部位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症状的改善。2、外伤如果患者小腿部位受到外力撞击,可能会导致局部肌肉损伤,从而出现小腿肌肉萎缩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推拿、针灸等方式进行治疗。另外,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止痛。3、腰椎间盘突出症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间盘可能会发生退行性病变,容易导致局部神经受到压迫,从而出现下肢麻木、肌肉萎缩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甲钴胺、维生素B1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腰椎牵引的方式缓解病情。4、骨赘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骨质会发生退行性病变,会使局部神经受到压迫,会出现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肌肉萎缩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依托考昔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微波疗法进行缓解。5、腰椎管狭窄症如果存在腰椎管狭窄症,会使椎管容积变小,会出现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等情况,随着病情发展,会使下肢肌肉萎缩。患者可去正规医院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辅助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颈椎椎管扩大术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患者还可以适当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