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除了1型和2型的基本分型之外,1型糖尿病患者中很大一部分是a型患者,也就是医学上称为的“免疫源性1型糖尿病”,这类患者主要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导致免疫细胞“背叛”身体攻击患者自身的胰岛β细胞,从而导致胰岛分泌功能被破坏而引起的糖代谢功能紊乱。
目前,自身免疫性疾病尚无确切的根治手段,对于1型糖尿病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也只能是胰岛素的替代治疗,即“胰岛素注射”,但仍不可避免病程后期胰岛功能完全丧失而出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自然病程来看,虽然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破坏在高血糖症状出现前就已经启动,但胰岛功能的损伤也是逐渐进展的,这正是临床常见蜜月期的原因。因此,阻止/延缓自身免疫损伤和胰岛功能衰竭,甚至恢复胰岛功能(胰岛再生或胰岛移植)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最为关心的。
根据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的自然病程分期,1型糖尿病的预防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在遗传易感期对具有T1D遗传易感基因的对象采取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的方法,阻止胰岛特异性自身免疫的发生。
二级预防
在自身免疫攻击期对已经启动自身免疫进程的对象采取免疫干预的方式阻止自身免疫破坏进展而导致临床糖尿病。
三级预防
对于已经发生临床糖尿病的对象采取免疫干预的方式阻止或延缓自身免疫对胰岛的进一步损伤,保护残存胰岛功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张蓝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