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甜到忧伤

  流言糖尿病是吃糖多导致的。如果需要使用胰岛素来治疗,那说明已经病入膏肓了。

  真相: 糖尿病和吃糖的关系,很多人都闹不明白。有些人认为平时少吃糖,就可以避免糖尿病,而糖尿病就是因为吃糖吃多了,这个看法其实是不正确的。单纯地多吃糖,只有可能造成糖尿,而不会直接引发糖尿病。

  糖尿病是吃糖多导致的吗?

  糖尿,是血液中的糖含量超过肾脏重吸收能力导致的。因为糖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所以机体暂时用不到的糖并不会随着尿液排出,而是会被身体储存起来。当糖随着血液到达肾脏,首先被过滤出来进入原尿,随后肾小管会将原尿中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这一过程叫做葡萄糖的重吸收。当血液中糖的浓度小于160mg/dl的时候,所有糖分都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这样尿中就不会有糖。但是当血液中糖的浓度大于180mg/dl时,由于每分钟流经肾小管的糖分过多,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的能力(这个重吸收能力的临界值,叫做肾糖阈),那些无法被重吸收的糖就会随着尿液排出,形成糖尿。

  糖尿病病人之所以尿中含糖,并不是因为糖吃的过多,而是因为机体无法利用摄入的糖。正常人吃糖之后,机体很快会将糖分用来供能或者储存起来,血糖浓度迅速降到肾糖阈以下。而糖尿病人吃糖之后,机体既无法利用糖,也不能把糖存储起来,而是任其随着血液来到肾脏。这时,血液中的糖比正常人的含量大得多,很容易就超过了肾糖阈,造成糖尿。

  从糖尿病到高血糖,再到各种并发症

  糖尿病的发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机体无法有效利用糖分导致的。人体内惟一能降低血糖、促进血糖利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就是胰岛素。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是胰岛素出了问题。

  胰岛素的问题有两种,一种是分泌不足,一种是作用不足。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导致的被称为1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内产生了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由于这些抗体的存在,胰岛B细胞受到损害,不能有效地分泌胰岛素。而2型糖尿病,则是因为周围组织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或者发生了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即使分泌,也无法起到作用。

  由于血糖过高,血液渗透压增加,导致患者口渴,多饮;而高糖的尿液,又导致了患者发生了渗透性利尿,导致多尿;糖分不能被有效利用,身体得不到供能物质,就会时常感到饥饿,饭量变大,而同样由于能量不足,人会慢慢消瘦,这就是糖尿病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的原因。

  如果只是引起口渴、消瘦、乏力,糖尿病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但是高糖的血液,会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导致微血管、大血管的病变,从而导致很多严重的问题。比如眼底的微血管病变会导致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影响视力。而肢体末梢的微血管病变,则有可能导致四肢发麻、感觉无灵敏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感觉减退,被热水袋烫伤都不知道。累积到颅内血管、冠状动脉、主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等的大动脉病变,轻则造成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重则可能导致下肢坏疽、脑梗塞脑出血心肌梗死等急性并发症,对生命形成威胁。

  此外,体液、血液高糖高渗还会导致伤口不易愈合,容易感染等问题。糖尿病人的伤口感染往往是医生非常棘手的问题。

  胰岛素是最后的选择吗?

  许多患者很抵触使用胰岛素,认为用上胰岛素就代表病入膏肓了,或者认为胰岛素是最后的无药可用的措施,实际上是不正确的。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些患者本身胰岛素水平非常低,确诊之后就需要立即用胰岛素控制(一般可能使用超长效胰岛素+超短效胰岛素模拟生理性的分泌)。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首先是使用药物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或是增加组织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如果药物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或者对药物不耐受(药物造成了肝肾损害、过敏等),就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了。

  外源性胰岛素和自身分泌的胰岛素性质是非常类似的,接受胰岛素治疗除了极少数个体发生过敏外,没有什么危害,同时还可以使血糖得到更好的控制。当然,任何治疗都是有副作用的,胰岛素调整过程中,存在低血糖的风险。这就要求患者必须检测血糖,发现低血糖及时就诊,调整胰岛素用法和用量。

  如果患上糖尿病,不要抵触胰岛素治疗。毕竟一切治疗都是以降低血糖,预防并发症为目的,一味地抵触胰岛素治疗,最终受害的是自己。

  结论: 预防糖尿病很重要的一点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不吃糖或少吃糖那么简单。糖尿病也并不可怕,接受规律的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并且定期体检,也能正常的生活。

  Tip:关于防治糖尿病

  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除了基因的易感性,肥胖、吸烟、情绪压力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很重要。遗传方面的影响我们还无能为力,所能做到的是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养成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适当的运动(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每天至少30分钟,每周至少150分钟的运动)对于预防糖尿病都很重要。对于非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体重,因为过度堆积的脂肪容易引发胰岛素抵抗,造成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引发2型糖尿病。而对于糖尿病患者,如果不能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血糖的控制也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责任编辑:李文艳)

2012-07-04 16:46:34浏览7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孙海涛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补肾壮阳的中药吃了会流鼻血吗
补肾壮阳的中药吃了可能会流鼻血,可能是补肾壮阳的中药导致上火从而引起流鼻血,也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如肺经风热、肝火等。1、上火补肾壮阳的中药一般都是具有温热性质的,如果患者长期或者大量服用补肾壮阳的药物,就会导致身体出现上火的症状,表现为口干舌燥、流鼻血、咽喉肿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多吃一些降火的食物,比如苦瓜、黄瓜、西红柿等。2、肺经风热肺经风热是指风热之邪侵袭肺经引起的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点滴的鼻血,血色较为鲜红,还可能会伴随出现鼻腔干燥、灼热感等情况。患者可以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服用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等药物进行治疗,一般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3、肝火肝火是指肝经火胜,犯及肝经所表现出来的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失眠多梦、面红目赤等症状,肝火旺盛的患者如果服用补肾壮阳的药物,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流鼻血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多吃一些清肝泻火的食物,比如苦瓜、菊花、金银花等。除以上原因外,也可能是由于心火炽盛、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原因所导致,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补肾壮阳提高性功能的中药有哪些
补肾壮阳、提高性功能是中医治疗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鹿茸、淫羊藿、巴戟天、锁阳、肉苁蓉等中药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但使用前应咨询专业医生,以确保安全有效。 1.鹿茸 鹿茸具有温补肾阳、益精血的功效,对于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精神萎靡等症状有较好的改善效果。可研末后冲服,也可入丸剂或泡酒服用。服用时应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阴虚火旺者禁用。 2.淫羊藿 淫羊藿能温补命门之火,适用于肾阳不足导致的遗精早泄、阳痿不举等症。其还能够祛风除湿,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骨挛急等病症。本品可煎汤内服或泡酒,使用淫羊藿需注意个体差异,不宜过量或长期连续使用;孕妇及阴虚火旺者慎用。 3.巴戟天 巴戟天可补肾助阳,用于肾阳亏虚所致的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等症。此外,它还有强健筋骨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关节疼痛。通常可煎汤内服,服用巴戟天时应注意适量,不可过量;阴虚火旺者忌服。 4.锁阳 锁阳具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所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阳痿早泄、大便秘结等症状。本品宜入煎剂,也可煲汤,脾胃虚弱者慎用。 5.肉苁蓉 肉苁蓉可以补肾阳、益精血,对于肾阳不足引起的阳痿早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该药可入煎剂,也可煮粥食用,阴虚火旺者禁用。 以上几种中药均属于滋补类药物,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熬夜,还要适当锻炼身体,如跑步、游泳等,每周3-5次,有利于身体健康。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女性补肾的中药有哪些
女性补肾的中药一般有枸杞、肉苁蓉或者是何首乌等,中药的服用必须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使用。1、枸杞枸杞性平、味甘,归肝、肾经,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腰酸、四肢发冷、胃寒性功能减退等。如果患者是阴虚体质或者是实热体质,过多食用枸杞会导致出现流鼻血、大便干结或者是喉咙肿痛等症状。同时枸杞滋腻性比较强,如果是脾胃虚弱的人群不建议服用枸杞,否则可能会出现腹泻、大便不成形或者是腹痛等不良反应。2、肉苁蓉肉苁蓉是一味中药,具有温阳补肾、润肠通便和理气止血等作用,临床上主要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不孕等。腹泻便溏者需要禁止食用肉苁蓉,而对于阴虚火旺、胃肠实热而大便干结者,也需禁止食用肉苁蓉。3、何首乌何首乌味苦、甘、涩,性温,归肝、心、肾经,具有补肝益肾、养血祛风等功效,临床上适用于肾阴亏损、发须早白、腰膝软弱等。脾胃虚弱者不宜食用,以免导致症状加重,还需避免过多食用何首乌。此外,补肾的中药还有人参、五味子等,在生活中患者需要避免食用寒凉的食物,例如绿豆、西瓜等,以免导致肾虚的症状加重,还需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等。
武志娟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喝中药补肾,好转的现象有哪些
喝补肾中药好转的现象,主要包括精神状态良好、腰膝酸软症状减轻、性功能逐渐恢复、睡眠质量提升、食欲好转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1、精神状态良好如果患者存在肾虚的情况,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疲劳乏力等不适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补肾的药物进行治疗,通常能够达到改善肾虚的效果。此时患者的精神状态一般较好,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2、腰膝酸软症状减轻如果患者的肾虚程度比较严重,可能会出现腰膝酸软、肢体无力等症状,还有可能会导致性功能减退。患者遵医嘱喝补肾中药后,一般能够改善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症状,同时也能够改善性功能障碍。3、性功能逐渐恢复肾虚可能跟长时间的过度劳累有关,也有可能是肾脏的功能受到损伤导致的,患者会出现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等症状。在医生的指导下,喝补肾中药后,肾虚引起的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等症状通常能够逐渐恢复,性功能也会逐渐恢复正常。4、睡眠质量提升肾虚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失眠多梦的情况,还有可能会导致精神不振,在医生的指导下,喝补肾中药后,能够改善睡眠质量,也能够使睡眠更加充足。5、食欲好转肾虚的患者由于肾功能下降,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而中药的味道较为苦涩,此时患者适量喝中药,可以促进患者的食欲,改善食欲不振的情况。患者在喝补肾中药时,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是芥末等,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如果患者在服用补肾中药后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针对性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