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让糖友“甜”到心坎里

让糖友“甜”到心坎里
 

  糖尿病主要表现为人体血液中糖分含量居高不下从而引起多饮、多食、多尿、乏力等症状,控制不好将引发人体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病变,进而引发高血压、心脏病、肾病、脑中风、失明、双足溃烂等并发症。因此糖尿病被称为疾病的“百货公司”。

  糖尿病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公元前400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过“消渴证”这一病名。世界上最早确认和治疗糖尿病的医生是中国唐代名医王焘。其父患病,口渴难忍,饮量大增,身上多疖疮,小便水果味。他针对消渴病制订了治疗方案,辅以调整饮食,使其父病情得到控制。他把这些经验写进了《外台秘要》一书。据考证,糖尿病的古代为帝王贵族之病,多发生在肥胖、多食富有者之中。

  但随着现代研究的进展,许多更多的新论点被挖掘和提出。而“情绪”与“糖尿病”的关联也称为最新的研究方向。“糖尿病属于心身疾病”的概念越来越为大家广泛接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疏导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糖友“甜”到心坎里

  不良情绪可能导致糖尿病。人的情绪主要受大脑边缘系统的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同时又调节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的功能,心理因素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同时,交感神经还将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间接地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而导致糖尿病。糖尿病也会表现出特定的心理特征,针对这些心理特点进行疏导可促进疾病的康复。

  1、紧张恐惧型

  指有些患者在得了糖尿病之后,思想上十分紧张,把这种慢性疾病理解成不治之症。特别是当听说有的病人死于酮症酸中毒,或因并发下肢坏疽而截住肢,或因并发眼底出血而失明时,就更加紧张恐惧,惶惶不可终日,因而思想沉闷,精神抑郁,纳谷不香,睡眠不实。恶梦纷纭,身体也日渐消瘦,终日在恐惧心理状态下,与病非但不利,反使病情加重。

  这种情况下,心理医生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了解焦虑、恐惧产生的原因,利用语言技巧尽快安定患者的情绪,给患者以支持、鼓励,适时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指导如何选择和控制食物,帮助患者制定生活作息表,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转移其消极心境。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使患者正视自己的病情,正确对待生活,从而缓解心理障碍。

  2、急躁易怒型

  有的糖尿病患者,患病后精神紧张,易动肝火,容易发怒,对周围和环境感到烦躁。常会因生活中一点小事而发火为,遇有不顺心或工作学习稍不如意就马,缺乏自制力和耐心。这种病人在临床上常常不能按医嘱而系统治疗。一旦病情反复,不是责怪医者无能,就是埋怨家属照顾不周,所以病情总是反复无常,常因这种烦躁的心境而加重。

  对此类患者要用亲切、诚恳的语言取得其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用宣泄法使积聚在患者内心的忧伤、委屈及怒气发泄掉,以升华法转移其矛盾心理,并且反复讲述糖尿病的治疗前景,让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3、自责内疚型

  有一些糖尿病病人,患病后思想负担很重,思虑重重,想法很多,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不是积极想办法治疗,而是整日考虑治不好怎么办。自责不能照顾家庭,长年治疗又需要大量金钱,造成家庭经济拮据而感到自责内疚,认为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赘。

  对于此类患者,要让患者了解到糖尿病目前虽不能根治,但合理地控制饮食、适当地运动、科学地用药、良好的情绪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并能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以减轻其心理负担,同时取得家属的配合,使患者调适自己的不良心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总之,对糖尿病既要重视它,又不要怕它。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暂无根治之方。治疗不当会并发白内障、心脏病、尿毒症等多种严重疾病。然而糖尿病也并不可怕,治疗得当亦可控制它,照样能长寿。只有怡悦开怀,心情舒畅,情思如意,然后配合服药,方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否则,心情不畅,情志抑郁,则草木无情,服药再多,也收效甚微。

  而对于糖尿病患者,医生应该做到的:一是向患者指出糖尿病的性质、起病原因、对机体的危害和可能引起的常见并发症等,以引起患者重视,使其对该病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二是增强病人疾病的信心,耐心地告诉病人,只要及时治疗,积极与医护人员合作,按医嘱进药,就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因而预后最好的。三是要告诉患者“绝房色,戒恼怒,节饮食,慎起居,莫信邪”等养生的方法。四是强调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更要重视身心调护和心理调整。帮助患者解除紧张、恐惧、消极的心理状态。以上做法都是患者易于接受的,因而疗效较好。

  如何让糖友们真正“甜”到心坎里,是医务人员、糖尿病人、家属所共同面对的,让我们一起努力,多管齐下,为糖尿病人营造一片“甜蜜”的世界。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黄熙琳)

2008-02-29 00:12:00浏览1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俊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疼查什么项目
心脏疼的患者可以进行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胸部X线检查等项目,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病因对症治疗。1、体格检查如果患者出现心脏疼的情况,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体格检查,医生会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心率等情况,以初步了解病情。2、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主要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的曲线,能够帮助医生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3、心脏彩超检查心脏彩超检查主要是利用超声波原理,对心脏的结构、功能进行检查,可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结构异常、心脏功能异常等情况,有利于医生诊断病情。4、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主要是通过穿刺桡动脉或者股动脉,在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在X线下进行检查,可以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堵塞等情况,有利于医生诊断病情。5、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以显示胸部的大部分软组织结构,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肋骨骨折、气胸等情况,有利于医生诊断病情。如果检查发现肺纹理增粗、紊乱等表现,可怀疑是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心脏疼,再去做进一步的检查。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也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
王俊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11种对心脏好的食物是什么
11种对心脏好的食物的说法不准确,对心脏有好处的食物一般包括水果类、蔬菜类、奶制品、粗粮类、坚果类等。1、水果类如苹果、蓝莓、猕猴桃、橙子、香蕉等,这些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钾、镁等营养物质,心脏病患者适当食用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辅助保护心脏。2、蔬菜类如西红柿、黄瓜、茄子、洋葱等,这些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心脏病患者适当食用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便秘,同时还可以辅助保护心脏。3、奶制品如牛奶、酸奶等,这些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等营养成分,心脏病患者适当食用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还可以促进骨骼的发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骨质疏松。4、粗粮类如玉米、燕麦、荞麦等,这些粗粮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心脏病患者适当食用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便秘。同时,还可以辅助保护心脏。5、坚果类如核桃、杏仁、花生等,这些坚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心脏病患者适当食用可以促进大脑发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起到辅助保护心脏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过多摄入油腻、高盐、高糖的食物。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此外,建议患者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