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不得不防的低血糖偏瘫!

  刘老汉年逾六旬,有十多年的糖尿病史,长期口服二甲双胍和消渴丸。前不久,刘老汉从医院买回一台血糖仪,连续查了几天,血糖都是偏高,于是自行加大药量,将消渴丸由过去的每次10粒、每日2次,增加为每次20粒、每日2次。

  第二天早晨一家人都起床了,只有刘老汉还躺在床上,因为刘老汉有晨起锻炼的习惯,家人都感到纳闷,走过去一看,老人已经神志不清,并且出现右侧肢体瘫痪。家人当即将老人送往医院,急诊室值班医生怀疑患者是脑中风,马上给患者做了脑CT检查,CT报告:轻度脑萎缩,余无异常。随后医生在询问病情时了解到患者有糖尿病史,昨晚曾自行加大药量,于是给患者急查血糖,仅为1.7毫摩尔/升,最后确诊是“低血糖偏瘫”。经过静脉推注高渗糖和葡萄糖液维持静脉点滴,1小时后患者神志转清,偏瘫症状消失。

  低血糖为什么会引起偏瘫?

  低血糖所致的偏瘫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大多有脑动脉硬化及狭窄,在血糖正常的情况下,这些狭窄动脉的供血区域尚能得到维持其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能量(血糖)。但当低血糖发作时,由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导致脑血管痉挛收缩,造成大脑各部位供血不均衡,那些缺血相对较重的部位便会发生功能障碍,引起偏瘫等。葡萄糖为脑细胞活动的主要能源,重度持续低血糖可抑制大脑皮层,引起脑功能障碍,甚至昏迷

  低血糖偏瘫有哪些表现?

  低血糖偏瘫患者往往存在低血糖的诱因,如降糖药物应用过量,没有及时调整降糖药物的用量、过度活动、进食太少等等。

  确诊本病并非难事,只需要化验一下血糖便可,关键是要提高认识。低血糖偏瘫起病比较突然,患者迅速发生一侧肢体瘫痪,严重者还可伴有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检测血糖显著降低(大多在3。0毫摩尔/升以下),基本可以确诊。生化检查及脑CT检查结果正常,可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肢体瘫痪。

  低血糖偏瘫大多为一过性,如果能早期确诊、及时补充葡萄糖,病情可迅速改善,最快20分钟偏瘫肢体就可开始活动,大多于1小时内恢复,少数需2小时以上方能恢复。

  总的来讲,本病的预后要比脑卒中偏瘫(中风)好得多,如及时治疗,症状可逆转。但如果被误诊,低血糖迟迟得不到纠正,损害将不可逆转,甚至会危及生命。

  老年糖尿病患者要谨防低血糖偏瘫

  由于低血糖偏瘫多发生于老年人,因此,如何有效预防老年人低血糖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很容易造成降糖药蓄积,再加上老年人体内升糖激素(如胰升糖素等)分泌不足,因此,很容易发生低血糖。

  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时,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尽量不要服用强力、长效降糖药物(如优降糖),并注意定期监测血糖,增加随诊次数,在医生指导下,适时调整降糖药物的用量。当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偏瘫、意识改变时,应及时化验血糖,以免造成误诊误治。

  (实习编辑:黄熙琳)

2008-02-20 00:03:00浏览3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招洛丹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隐形牙套戴不够14天的危害是什么
隐形牙套戴不够14天的危害,主要包括牙齿移动不理想、口腔卫生不佳、牙龈炎、龋齿、牙根吸收等。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1、牙齿移动不理想 隐形牙套是一种透明的矫正器,主要是利用弹性纤维的作用,使牙齿逐渐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的效果。如果患者在佩戴期间没有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佩戴,可能会导致牙齿移动不理想,从而影响矫正效果。 2、口腔卫生不佳 隐形牙套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的弹性,并且容易吸附食物残渣,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可能会导致细菌滋生,引起牙龈炎、龋齿等疾病。 3、牙龈炎 如果患者在佩戴期间没有注意口腔卫生,可能会导致细菌侵入牙龈组织,诱发炎症反应,从而引起牙龈炎。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过氧化氢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4、龋齿 如果患者在佩戴期间没有注意饮食健康,经常吃过多的甜食或者碳酸饮料等食物,可能会导致牙齿受到损伤,从而引起龋齿。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术、嵌体修复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5、牙根吸收 如果患者在佩戴期间没有遵医嘱定期复查,并且长期佩戴隐形牙套,可能会导致牙根吸收的情况加重,从而影响正常的咀嚼功能。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及时漱口。同时还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食用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或症状加重时应尽早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