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当糖尿病遇上脑血栓

  糖尿病人之所以并发脑血栓,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一是糖尿病是以糖代谢障碍为主,同时伴有蛋白、脂肪的代谢障碍,甚至还可以有水、盐代谢和酸、碱失调,以上这些代谢障碍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基础,故糖尿病人容易产生动脉硬化症,损伤脑血管。二是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增高,可使血液变得粘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血流缓慢,极易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几种因素互相协同作用,最终发生脑血栓。脑血栓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轻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则危及生命。故而对糖尿病者来讲,积极做好预防、加强自我保健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认真控制糖尿病本身,平稳、有效、持久地控制血糖趋向正常范围,这是防止脑血栓发生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要做好饮食保健,除适当控制总热量及保持食物营养比例合理等基本原则外,饮食中要增加蔬菜、鱼类、大蒜、海带、洋葱、玉米等拮抗动脉硬化的食物,以软化动脉血管。另外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糖、血脂,降低体重以免肥胖。假如发现了脑血栓先兆症状,就必须抓紧医治,因早期病变是可逆的,不失时机的治疗,既可避免其发展,也有利于糖尿病的好转。

(实习编辑:吴伟棋)

2008-01-03 08:40:00浏览7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肺结节能消除吗
肺结节是否能够消除取决于其性质、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部分肺结节可通过治疗或自身修复机制消除,但并非所有肺结节都能完全消失。肺结节的处理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判断。肺结节的消除方法主要包括定期观察、药物治疗、手术切除及其他微创治疗。对于良性或恶性风险较低的结节,可定期复查胸部CT,观察其变化。若结节为炎症所致,通过抗炎治疗后可能缩小甚至消失。对于高度怀疑恶性、较大或有恶变倾向的结节,手术切除是常见的处理方式。此外,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微创治疗也可用于特定情况下的肺结节。部分肺结节可能因自身修复或病变自然好转而缩小或消失。例如,由新鲜炎症导致的结节,可能在病原体清除后自行消退。此外,中医调理、食疗及生活方式的改善也可辅助肺结节的治疗。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采用通经活络、理气化痰等方法调理身体内环境,达到控制和消散结节的作用。尽管部分肺结节可通过治疗或自身机制消除,但大部分肺结节难以完全消失,尤其是一些良性结节。对于这些结节,若无明显症状且无增大趋势,通常无需过度干预。重要的是,患者需定期随访,监测结节的变化,若结节增大或出现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建议患者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焦虑。发现肺结节后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根据结节的性质、大小、形态等综合判断处理方案。同时,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合理饮食及适当锻炼,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肺结节的发生风险。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肺结节可以自己消失吗
肺结节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多数情况下需医疗干预或长期观察,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肺结节成因多样,涵盖感染、肿瘤等。感染性结节,如由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引发,若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炎症难以自行消退,结节也就无法自行消失。例如,结核菌感染导致的结核结节,结核菌在肺组织内持续繁殖,破坏肺组织,若不进行抗结核治疗,结节将长期存在,甚至可能发展为空洞、纤维化等更严重病变。肿瘤性结节,无论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细胞异常增殖不受机体正常调控,肿瘤细胞不会自动停止生长或凋亡,结节自然不会自行消失。随着时间推移,恶性肿瘤结节还会不断增大,侵犯周围组织和血管,发生转移,严重威胁生命健康。肺组织的修复能力有限,对于较小的损伤,可通过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填充来修复,但结节形成,损伤已超出简单修复范畴。当结节由多种细胞成分、纤维组织及炎性渗出物等混合构成时,人体免疫系统难以精准识别并彻底清除这些异常物质。即便部分结节在影像学检查中看似缩小或消失,也多是因结节成分发生变化,如炎症吸收、结节内液体成分减少等,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消失,且这种情况相对少见。若发现肺结节,建议患者应及时就医,完善胸部CT、PET-CT等检查,明确结节性质。根据医生建议,定期复查胸部CT,密切监测结节大小、形态、密度变化。若结节高度怀疑恶性,需尽早采取肺切除术等手术或采取其他治疗手段。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应戒烟并避免吸入二手烟,减少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和粉尘,有助于降低肺结节恶变风险及对肺部健康的影响。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肺气肿和肺结节是什么意思,要做手术吗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肺结节是指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直径不超过3厘米的异常阴影或病灶。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具体情况,肺气肿终末期的重症患者,或合并肺大疱且严重影响通气功能的肺气肿患者,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肺减容术或肺移植;直径超过8毫米、恶性可能较高的肺结节患者,可遵医嘱选择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或肺段切除术。肺气肿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氧疗和康复训练为主,如遵医嘱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美特罗)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来缓解症状。手术治疗通常适用于肺气肿终末期的重症患者或合并肺大疱且严重影响通气功能的患者,如肺减容手术,通过切除部分过度膨胀的肺组织,改善呼吸功能;对于极少数严重病例,肺移植可能是最后的治疗选择,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需由医生评估后决定。肺结节的治疗和手术适应证取决于结节的大小、性质和位置。对于直径小于8毫米的肺结节,通常不需要手术,可选择定期随访观察。若结节直径超过8毫米,且影像学检查提示恶性可能性较高,或非手术活检结果可疑恶性,手术切除可能是必要的。手术方式通常根据结节的具体情况选择,并由专业医生操作,如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或肺段切除术。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若医生建议手术,应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并做好术前准备。术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以确保康复。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肺结节必须要做手术吗
良性、8毫米以下、生长缓慢的肺结节通过定期观察、药物治疗等方式也能得到妥善处理,但恶性、8毫米以上、生长迅速的肺结节,通常需要采取手术,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肺结节的处理方式取决于多种因素,首要因素是结节的性质。如果是良性肺结节,像炎性结节,多数是由于肺部感染后炎症吸收不完全遗留下来的,这类结节通常不需要手术。通过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等抗生素,随着炎症的消退,结节可能会逐渐缩小甚至消失。还有一些良性的错构瘤、肉芽肿等,其生长缓慢,对肺部功能影响极小,只要定期复查,确认其没有变化,也无需手术干预。而对于恶性肺结节,手术切除则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如胸腔镜手术。因为恶性结节具有浸润性和转移性,会不断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若不及时手术切除,病情会迅速恶化,严重威胁生命健康。除结节性质外,其大小和生长速度也是影响治疗方式选择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直径小于8毫米,且在随访过程中生长缓慢,没有明显变化的肺结节,医生大多会建议继续观察,暂不手术。相反,若结节直径大于8毫米,或者在短时间内体积明显增大,恶性的可能性相对较高,此时手术切除可能是必要的,如肺叶切除术,以便尽早清除病灶,提高治愈率。若发现肺结节,建议患者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一般首次发现后,会在3-6个月进行复查,之后根据结节变化调整复查间隔。其次,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粉尘,加强锻炼。如果对肺结节的情况有疑问,可向医生咨询,切勿自行判断或盲目用药。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