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护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

谨防糖尿病性排尿障碍

举报/反馈
2007-12-26 10:11:00《中老年保健》

  例1。半年前,方奶奶无意中发现小腹部有一肿块,不痛不痒,也就没在意。近来肿块越长越大,儿子带她去医院检查,发现肚子里长了个瘤子。医生给方奶奶做了腹部CT检查,只见腹腔内有一囊性肿物,腹腔脏器被其推压移位,而且怎么也找不到正常的膀胱。医生叫护士插上导尿管后,方奶奶腹部的肿块随着尿液的不断流出越来越小,最后竟完全消失了。原来方奶奶的“瘤子”仅是一个高度充盈的膀胱。经过检查,方奶奶患的是糖尿病,尿潴留只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临床表现。

  例2。潘大叔还不到60岁,有排尿不通畅的老毛病,众人说他是前列腺肥大或者是肿瘤,劝他快去医院检查。但医生给他做了肛诊,摸到前列腺并不大,也不硬,没有结节,B超检查前列腺大小亦在正常范围内。后来检查发现他的血糖是正常人的2倍多。原来,他患的是“糖尿病性排尿障碍”。

  糖尿病引起的排尿障碍,又叫“糖尿病性膀胱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下腹膨胀、尿急、尿频、小便淋漓不尽、排尿时间延长、尿线无力、排尿与中断交替出现,症状酷似前列腺增生的早期或老年性尿失禁。这是由于患糖尿病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膀胱逼尿肌或括约肌发生功能障碍或功能不协调,排尿过程不能正常进行,导致尿潴留。此时,患者所谓的小便并非是正常的排尿,而是一种溢尿。虽然排尿的次数多,但尿量减少,日积月累,膀胱就越胀越大,甚至像个腹腔肿瘤。临床研究发现,在糖尿病病人中该并发症并非少见,应引起大家的注意。

  1。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尽管糖尿病性膀胱病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但它与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并不平行。有的隐性糖尿病患者,临床还没有发现糖尿病症状,就出现了排尿障碍,所以很容易误诊。 2。糖尿病性膀胱病临床分3种类型:(1)膀胱逼尿肌无力引起尿潴留,表现为下腹膨胀,有尿排不出,膀胱残余尿量可达数百毫升,很像是前列腺肥大的排尿困难;(2)膀胱括约肌失控引起尿失禁,表现为尿急、尿频、小便淋漓不尽,很像前列腺增生的早期或老年性尿失禁;(3)膀胱逼尿肌与括约肌不协调引起的排尿障碍,主要表现为排尿时间延长,排尿与中断交替出现,尿流图呈波浪形曲线。

  3。应除外前列腺疾病:老年男性在诊断糖尿病性膀胱病之前,一定要排除前列腺疾病。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是影响排尿的常见疾病。一般通过肛门指诊和B超即可做出鉴别诊断。一时判断不清的,可通过试验性治疗加以区别。治疗糖尿病的措施可使糖尿病性膀胱病的症状明显好转,而对前列腺疾病引起的排尿障碍毫无效果。

  4。糖尿病性膀胱病具有可逆性和复发性:其可逆性表现为通过治疗,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1)要树立治疗信心。只要坚持积极治疗,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2)合理控制饮食。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蛋白质、脂肪的进量。多食用低糖并富含蛋白质、纤维素、饱腹感强的粗粮。还要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防止感染。结合药物等综合治疗,有效控制血糖。(3)服用某些药物改善植物神经功能。如口服肌醇每次1克,一日三次,1个月为一疗程,能促进细胞代谢活性,改变植物神经功能,可使该症逆转。但若糖尿病得不到持续控制,排尿障碍也会伴随糖尿病的复发而复发。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任子宇)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