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涉及器官病变最多的糖尿病并发症

  如果糖尿病病人控制不好血糖,损害是全身性的,涉及到身体多个系统的多个器官。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常见三类。

  第一类是微血管病变引起的并发症,表现为由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力障碍、失明等眼部疾病,以及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紊乱,引发的肾病。患者出现间歇蛋白尿或微量蛋白尿,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持续蛋白尿、浮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等,进而发展到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

  第二类是大血管并发症,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包括冠心病、脑卒中(俗称“中风”)以及下肢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足)等,是导致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占糖尿病死因的75%)。特别是急性冠脉事件如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塞和中风对生命的威胁最为严重。

  第三类是神经系统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是周围神经病变,大多数出现在患糖尿病2~3年后,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者,约有90%人患有此症。主要表现为四肢末端尤其多见于下肢末端对称性地出现各种感觉障碍,如冷、热以及震动的感觉和准确触觉减退,有的患者还会有蚂蚁在身上爬行的感觉,俗称“蚁走感”。

  此类并发症还包括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各系统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均可受累。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等;消化系统症状如胃排空时间延长,恶心、呕吐等;肠道功能紊乱时可出现腹泻便秘交替或阵发性夜间腹泻;泌尿生殖系统症状如膀胱肌张力低下时可出现排尿无力,尿潴留,长期残余尿增多易致尿路感染

(责任编辑:司徒穗铮)

2011-11-30 11:32:00浏览2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并发症抽筋怎么回事,怎么办
抽筋指的是肌肉痉挛,糖尿病患者出现肌肉痉挛很有可能与生理因素有关,但也可能与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足、骨质疏松等病理性因素有关,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生理因素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出现骨质疏松等,导致肌肉抽搐。患者要积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饮食上多加注意,严格控制糖分以及热量的摄入。 2、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损害末梢神经,引起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神经支配的肌肉出现麻木、疼痛、痉挛等症状。患者可根据医生指示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如甲钴胺片、依帕司他等。 3、糖尿病心肌病 糖尿病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心脏微血管病变,从而引起心肌病变,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患者会出现心悸、胸闷、心绞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心跳骤停。患者可根据医生指示口服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等药物进行治疗。 4、糖尿病足 若是患者长期患有糖尿病,可能会使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导致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可能会出现足部麻木、疼痛、肌肉痉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合理膳食,避免吃高糖、高脂肪食物。 5、骨质疏松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从而出现骨骼疼痛、乏力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肌肉痉挛的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控制饮食,避免食用含糖量过高的食物,如奶油蛋糕、巧克力等。
徐文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 1.心血管疾病 尿病患者多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血脂、高血压等代谢紊乱。这些因素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使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高血糖还会影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导致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 2.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的微血管,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高血糖状态下,肾脏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发生病变,基底膜增厚,通透性增加,蛋白质等物质从尿液中漏出,逐渐发展为肾病。此外,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也会加重肾脏损害。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血糖使视网膜的微血管发生病变,血管壁变脆弱,容易出血和渗出。同时,长期高血糖还会影响视网膜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导致视网膜组织缺氧、缺血,引起视网膜病变。另外,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等都是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4.糖尿病神经病变 高血糖会损害神经系统的滋养血管,导致神经缺血、缺氧。同时,代谢紊乱也会影响神经的正常代谢,使神经纤维受损。长期高血糖还会引起山梨醇等代谢产物在神经组织中堆积,进一步损害神经功能。 5.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使下肢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容易发生溃疡和感染。神经病变则使患者感觉减退,对疼痛、温度等不敏感,容易受伤而不自知。此外,足部畸形、外伤、感染等因素也会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 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应该积极遵医嘱治疗糖尿病,日常要严格遵医嘱用药来控制血糖,保证其在正常范围内,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胰岛素等。另外还要定期检测血糖,了解其波动情况。
邹燕敦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 1.心血管疾病 尿病患者多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血脂、高血压等代谢紊乱。这些因素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使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高血糖还会影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导致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 2.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的微血管,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高血糖状态下,肾脏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发生病变,基底膜增厚,通透性增加,蛋白质等物质从尿液中漏出,逐渐发展为肾病。此外,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也会加重肾脏损害。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高血糖使视网膜的微血管发生病变,血管壁变脆弱,容易出血和渗出。同时,长期高血糖还会影响视网膜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导致视网膜组织缺氧、缺血,引起视网膜病变。另外,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等都是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4.糖尿病神经病变 高血糖会损害神经系统的滋养血管,导致神经缺血、缺氧。同时,代谢紊乱也会影响神经的正常代谢,使神经纤维受损。长期高血糖还会引起山梨醇等代谢产物在神经组织中堆积,进一步损害神经功能。 5.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下肢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使下肢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容易发生溃疡和感染。神经病变则使患者感觉减退,对疼痛、温度等不敏感,容易受伤而不自知。此外,足部畸形、外伤、感染等因素也会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 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应该积极遵医嘱治疗糖尿病,日常要严格遵医嘱用药来控制血糖,保证其在正常范围内,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二甲双胍、胰岛素等。另外还要定期检测血糖,了解其波动情况。
王霞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脚底脱皮是糖尿病并发症吗
脚底脱皮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但也可能是皮肤过于干燥、湿疹、足癣、汗疱疹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1、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从而引起脚底脱皮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维生素E乳、尿素软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2、皮肤过于干燥如果患者脚底皮肤过于干燥,可能会导致皮肤表面的皮脂膜受损,从而出现脱皮的现象。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尿素软膏、维生素E乳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涂抹温和无刺激的护肤霜进行改善。3、湿疹湿疹主要是由于遗传、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的皮肤疾病。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瘙痒、脱皮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曲安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等药物进行治疗。4、足癣足癣主要是由于皮肤癣菌感染脚部皮肤引起的一种真菌感染性皮肤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脱皮、开裂、瘙痒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阿莫罗芬乳膏、萘替芬酮康唑乳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氟康唑胶囊等药物进行抗菌治疗。5、汗疱疹汗疱疹主要是由于精神因素、病灶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皮肤疾病。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局部皮肤出现剧烈瘙痒的水疱,水疱干涸后会出现脱皮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克莫司软膏、水杨酸软膏等涂抹患处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