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养生误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身上是经常发生的,据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比正常人要高2倍以上。因此,糖友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养生。但是很多的糖友往往会走进养生的误区,下面罗列的几大误区,希望能给糖友带来帮助。

  误区之一:凭感觉估计血压高低。

  高血压病人症状的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下一定成正比,有些病人血压很高,却没有症状;相反,有些病人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这是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同,加上脏器官损害程度有时候与血压高低也不一定完全平等。因此,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定期主动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两次。

  误区之二:血压下降就停药。

  病人在应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药;结果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还要再使用药物降压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将会引起、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因此,糖友在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也不能立即停药,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

  误区之三:采用传统的服药方法。

  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在清晨醒后变化最大,可以在数分钟之上升2~5千帕,中午过后,血压会自行下降。这种血压变化规律致使患者容易在早晨和夜间发生脑中风。(早晨容易发生脑出血,而夜间则容易发生脑缺血。)传统的每日3次的服药方法没有考虑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只是一味地考虑降低血压,结果使清晨时的血压控制不理想,而下午和夜间常使血压偏低,新的服药方法每天清晨醒后1次性服药。可以有效地防止清晨醒后的血压剧烈变化,使血压处于比较平衡状态,因此效果较好。

  误区之四:不根据自身情况,盲目降血压

  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为此偏高些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偿失。正确的做法是根据病人的年龄、脏器的功能情况,将血压降到适当的水平,特别是老年人,不可过度降低血压。

(责任编辑:司徒穗铮)

2011-11-20 00:22:00浏览9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鹏波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胃胀、饱腹感、打嗝吃什么药
胃胀、饱腹感、打嗝多与肠道菌群失调、胃动力不足、消化酶缺乏等原因有关,常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多潘立酮片、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1.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首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属于益生菌制剂,通过直接补充肠道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生长,来起到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该药常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胃胀、饱腹感、打嗝、嗳气等不适症状,但需要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2.多潘立酮片其次,多潘立酮片是一种促胃动力药物,能够通过拮抗胃内的多巴胺D2受体,来达到增强胃动力、促进胃排空的效果。针对胃动力不足导致的胃胀胃痛、腹部饱胀感、嗳气打嗝等症状,常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需要慎用此药。3.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最后,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属于消化酶制剂,通过给机体补充额外的消化酶,来促进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该药主要用于改善因胆汁分泌不足、消化酶缺乏等原因,引起的胃胀胃痛、反酸烧心、嗳气打嗝等症状。该药建议餐后服用,但存在肠梗阻或肠出血的患者禁用。此外,患者出现上述不适症状,还应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少食多餐、规律饮食等,也可通过顺时针按摩腹部、饭后外出散步等方式,辅助缓解上述症状。若上述症状持续无缓解,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