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足患者如何修剪趾甲

  糖尿病患者足部未稍神经相对正常人来说反应比较迟钝,缺乏神经保护性反射,因此受伤后不易察觉,易引发感染,甚至溃烂而引发糖尿病足。因此,糖尿病人要注意足部卫生的清洁,及时修剪足趾甲可以减少甲下细菌的滋生,以及防止由于趾甲过长而导致的意伤害。正确的修剪趾甲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在修剪趾甲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的修剪趾甲的方法是将脚趾甲剪平,然后用趾甲刀上的挫将趾甲两边挫顿,以防止脚部脂甲两边将脚部划伤。

  2、千万不要特别修剪趾甲两侧:许多人喜欢把趾甲修得很圆,如果趾甲长度不足,往往会修到趾甲的两侧。这时候趾甲和侧面的甲皱(也就是趾甲旁边的侧肉)会产生空隙,趾甲的母细胞侦测到这种讯息,下次趾甲会往侧边在生长多一点,而形成趾甲嵌入(嵌甲症),造成严重的疼痛反应!此时病患往往在更特别修剪此一区域,形成恶性循环。事实上,应该要赶快擦消炎消肿的药膏,避免修剪此一区域。想避免嵌甲症,拔趾甲不是一劳永逸的方法,先从剪对趾甲开始!

  3、趾甲勿留过长:留太长的趾甲,趾甲往往容易不知不觉的勾绊到东西,而造成趾甲和甲床之间产生受伤的点,趾甲会和甲床产生分离,由于勾绊到有时候并不会有明显的疼痛反应,造成病人受伤而不自知,不过趾甲有修护能力,只要不再受伤,分离的情形会慢慢解决。但是如果反勾绊而不自知,反复受伤,要复原就很难了。所以还是建议趾甲不要留得过长为宜!

  4、要有耐:手指甲每周长0.1公分,脚趾甲生长的速度更慢,三分之一而已,因此正确修剪趾甲以外,还要耐心,成效才会明显!

(责任编辑:司徒穗铮)

2011-10-31 09:19:00浏览5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毅飞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男孩一天吃五六餐,会得糖尿病吗
男孩一天吃五六餐是否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只是偶尔出现这种情况,并且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则一般不会导致糖尿病。但如果长期如此,则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由于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饮食的耐受性也有所不同。有些人在短时间内进食过多的食物后会出现饱胀感和恶心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从而被迫停止进食。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吃完所有的食物。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剧烈运动、呕吐或腹泻等情况下的多食也可能是一种生理反应,而不是病理状态的表现。因此,如果只是偶尔一次出现这种现象,并且没有其他异常情况发生,通常不会引起糖尿病。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并且伴有其他症状,比如口渴、多尿、体重下降等,则有可能是糖尿病前期的表现。因为长时间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失调,进而引发血糖升高,最终发展为糖尿病。另外,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因素也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安排饮食,避免暴饮暴食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要注意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能够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健康。
方晓茹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糖尿病吃什么油炒菜好
糖尿病患者宜选用植物油炒菜,一般用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芝麻油等炒菜比较好。 1、花生油 花生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还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从而起到预防高血脂症的作用。 2、玉米油 玉米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比较高,而且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亚油酸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有利于身体健康。 3、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皮肤衰老。而且葵花籽油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3和维生素B5,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4、大豆油 大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比较高,而且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适量食用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大豆油中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维生素B12,可以辅助改善记忆力下降的情况。 5、芝麻油 芝麻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适量食用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还可以润肠通便,有利于身体健康。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不宜吃甜食。此外,建议患者每天进行血糖监测,如果血糖出现异常,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听力减退怎么回事,怎么办
糖尿病听力减退多考虑是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的,也可能是神经性耳聋、中耳炎、梅尼埃病、糖尿病肾病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长期血糖控制不佳 如果存在糖尿病,未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物,可能会导致体内血糖持续升高,从而出现听力下降、视力模糊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合理膳食,避免吃高糖食物。 2、神经性耳聋 若是存在神经性耳聋,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甲钴胺胶囊、维生素B1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3、中耳炎 如果耳朵受到细菌感染诱发炎症,会出现耳痛、耳道流水、听力下降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头孢拉定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4、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听力下降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西泮片、苯海拉明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5、糖尿病肾病 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导致肾脏功能受到损伤,会出现蛋白尿、身体水肿等情况,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视力模糊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氯沙坦钾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过度紧张。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