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把握不同类型降糖药服药时间

  不同降糖药物因作用机制不同而用法不同,且多与进餐时间相关联。临床上经常遇到因降糖药物用法不合理而影响疗效的情况。那么如何合理安排服药时间呢?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包括卡波糖(拜唐苹),伏格列波糖(倍欣)。

  降糖原理:食物中淀粉、糊精和双糖(如蔗糖)的吸收需要小肠粘膜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就是抑制这一类酶,可延迟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血糖,可作为2型糖尿病的第一线药物,尤其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或不太高)而餐血糖明显升高者。

  可单独用药或与磺脲类、双胍类合用。2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加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有助于降低餐血糖。常见不良反应为肠反应,如腹胀、排气增多或腹泻,经治疗一个时期可减轻。单用本药不引起低血糖,但如与磺脲类或胰岛素合用,仍可发生低血糖,且一旦发生,应直接应用葡萄糖处理,进食双糖或淀粉类食物效。本药在肠道吸收甚微,故全身不良反应,但对肝、肾功能不全者仍应慎用。不宜用于有肠功能紊乱者,也不宜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

  服用方法是进餐时与第一口食物嚼碎服用。食成分中应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否则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不能发挥作用。

  阿卡波糖:主要通过抑制α-淀粉酶(在降解大分子多糖中起重要作用的酶)起作用,每次50毫克(最大剂量可增加到100毫克),每日3次。

  伏格列波糖:主要通过抑制麦芽糖酶和蔗糖酶起作用,每次0.2毫克,每日3次。

  胰岛素增敏剂为噻唑烷二酮类,包括罗格列酮(文迪雅太罗)、吡格列酮(艾汀)等。

  降糖原理:提高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故为胰岛素增敏剂。目前认为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有关,早期应用此类药物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病情。可单独或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胰岛素抵抗明显者。但不宜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

  服药时间大约在每天同一时间,与是否进餐关。本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水肿,有心力衰竭倾向或肝病者慎用。用药前和用药中应监测肝功能,如转氨酶超过正常上限3倍,则不用或停用。

  首个制剂曲格列酮因有肝损害不良反应已停止使用。现在有两种制剂:

  罗格列酮:用量为4~8毫克/天,每日1次或分2次口服。

  吡格列酮:用量为15~30毫克/天,口服每日1次。

  胰岛素促泌剂:

  1、磺脲类

  第一代药物甲苯磺丁脲(D860),氯磺丙脲等。第二代药物有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哒,控释瑞易宁)、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波脲(克糖利)和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美脲(伊瑞亚莫利)等。

  降糖原理:主要通过刺激岛β细胞产生和释放胰岛素来降糖。

  此类药物的服用时间在餐前半小时,对餐血糖的降糖效果优于进餐时或餐服药。一般每日服药2~3次,其降糖作用不依赖血糖浓度,故应预防低血糖的发生。但此作用有赖于机体尚存一定数量(30%以上)有功能的岛β细胞,因此应用磺脲类的前提是β细胞有一定功能。

  格列吡嗪:该药物口服吸收快而完全,3分钟可使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1~2小时达高峰,作用持续时间可达12~24小时,半衰期为3~6小时。用法:每日2~3次,餐前口服。

  格列齐特:口服肠道迅速吸收,血浆浓度高峰在服药2~6小时,体内蛋白结合率为94.2%,半衰期为12小时,作用持续时间可达12~24小时。达美康适用于2型糖尿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而且其发生低血糖的情况较少。用法:每日1~2次,一般早、晚餐前服用。

  格列喹酮:主要特点是口服吸收,2~3小时出现血浆浓度高峰,8~10小时血中几乎测不出。代谢产物95%从胆道经肠随粪便排出,仅有5%从肾脏排出。因此,糖适平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伴轻、中度肾功能减退者。用法:每日2~3次,餐前口服。

  格列吡嗪控释片:为控释,一般每日一次,早餐前服用,不可将药掰开。口服3小时起效,6~12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服药5天血糖浓度达稳定状态。

  格列美脲:是目前最新一代的磺脲类药物。对不同血糖浓度调节胰岛素分泌的反应速度快,能够高效而持久地发挥降糖作用。格列美脲还可以根据血糖的水平调节胰岛素释放。在节省胰岛素释放的同时有效地降低血糖低血糖的发生率极低。同时避免了体重增加。另外,格列美脲对心血管的影响也较小。可以每日1次给药,服用方便,适宜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

  2、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包括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和那格列奈(唐力)。*

  降糖原理:与磺脲类类似,也作用在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的产生和释放,但结合位点与磺脲类不同。其降糖作用快而短,模拟岛生理性分泌,主要用于控制餐血糖。尤其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一般每日2~3次,进餐前或进餐时口服,须餐前半小时,不进餐不服药。

  瑞格列奈:为苯甲酸衍生物,于餐前口服,不进餐不服药。

(责任编辑:张蓝飞)

2011-07-31 10:38:00浏览11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妊娠期溶血症可以治疗吗
妊娠期溶血症通常可以治疗,通过多样化的治疗手段干预,不仅能控制病情进展,还能有效保障母婴安全。对于病情较轻的妊娠期溶血症,药物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以Rh血型不合引发的溶血症为例,在孕期适时遵医嘱使用抗D人免疫球蛋白,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Rh阴性母亲分娩或流产Rh阳性胎儿时,胎儿红细胞中的Rh-D抗原可进入母体血液,与母体的免疫活性细胞反应,而引起异型免疫反应。抗D人免疫球蛋白能破坏进入母体血液的Rh-D抗原,抑制母体血液产生抗Rh(D)抗体,从而可预防Rh的异型免疫反应。当妊娠期溶血症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干预。比如胎儿水肿、严重贫血等情况,宫内输血手术可挽救胎儿生命。这一手术是通过超声引导,将合适的血液直接输注到胎儿腹腔或脐静脉内,纠正胎儿贫血,改善胎儿因严重溶血导致的缺氧状态,维持胎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此外,适时终止妊娠也是应对严重妊娠期溶血症的重要手段。当胎儿已接近足月,且继续妊娠对胎儿和孕妇的风险明显增加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剖宫产等方式,让胎儿脱离不良宫内环境,出生后再对新生儿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妊娠期溶血症,孕妇要重视产检,做好血型检查和抗体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诊断。同时,一旦确诊,要严格遵循医嘱,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以较大程度降低妊娠期溶血症对母婴的危害。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孕妇B族链球菌阳性是什么原因
孕妇B族链球菌(GBS)阳性的原因主要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涉及阴道菌群失调、卫生习惯不良。疾病因素包括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等。一、非疾病因素: 1、阴道菌群失调:孕妇由于激素水平变化,阴道内环境可能发生改变,导致正常菌群失衡,B族链球菌得以增殖。阴道菌群失调可能与饮食不当、压力过大或使用抗生素有关。通过调整饮食、减少压力及避免滥用抗生素,可帮助恢复阴道菌群平衡。 2、卫生习惯不良:不良的卫生习惯,如使用不洁卫生用品、不勤换内衣或不当的清洁方式,可能导致B族链球菌感染。建议孕妇注意个人卫生,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并定期更换内衣,以减少感染风险。 二、疾病因素: 1、糖尿病:糖尿病孕妇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和阴道内环境改变,增加B族链球菌感染的风险。治疗包括严格控制血糖、合理饮食及必要时使用胰岛素,以降低感染风险。 2、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或肾盂肾炎等,可能导致B族链球菌通过尿道进入生殖道,引起感染。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及多饮水,以促进细菌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B族链球菌阳性可能增加新生儿感染的风险,如败血症、肺炎或脑膜炎。因此,建议孕妇在孕35-37周进行GBS筛查,若结果为阳性,应在分娩期间接受抗生素预防治疗。通过合理治疗原发病、改善生活习惯及加强孕期监测,能够有效降低B族链球菌感染的风险,保障母婴健康。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链球菌感染会传染给别人吗
链球菌感染是具有传染性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一旦被传染,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链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有多种传播途径。其中,空气飞沫传播是常见方式,当感染链球菌的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将带有链球菌的飞沫释放到空气中,周围的人如果吸入这些飞沫,就有可能被感染。比如在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像教室、医院候诊大厅等,这种传播风险会大大增加。另外,接触传播也不容忽视,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如痰液、鼻涕等,或者间接接触被链球菌污染的物品,像毛巾、餐具等,之后再接触自己的口、鼻、眼睛等黏膜部位,也容易引发感染。人群对链球菌普遍易感,不同人群感染后症状有所差异,也导致传播情况更复杂。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较弱,更容易感染链球菌,且感染后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疾病,如猩红热,患病儿童会成为传染源,在学校等场所传播病菌。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由于自身抵抗力差,一旦接触到链球菌,也很容易被感染,并且感染后恢复较慢,还可能出现并发症。为了预防链球菌感染及其传播,建议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物品后、饭前便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洁双手,减少病菌残留。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喷溅,若没有纸巾,也可用肘部遮挡,而不是用手。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病菌的浓度。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链球菌引起的肺炎用什么药
链球菌引起的肺炎治疗用药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药物。这些药物需遵医嘱使用,以免引起不良伤害。1、青霉素类:青霉素V钾片是治疗链球菌肺炎的经典药物,对大多数链球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杀菌作用。阿莫西林也属于青霉素类,抗菌谱较广,口服吸收良好,对于轻度至中度的链球菌肺炎有较好疗效,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青霉素V钾片的患者。2、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对链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如头孢呋辛,属于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链球菌肺炎疗效显著,可用于病情稍重的患者。头孢曲松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其抗菌谱更广,适用于重症链球菌肺炎患者。3、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是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对肺炎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活性,尤其适用于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阿奇霉素不仅能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红霉素也是该类药物的代表,在临床应用时间较长,对链球菌肺炎有一定疗效。针对链球菌引起的肺炎,除合理用药外,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多喝水,以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出。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