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友降糖要打好伏击战

  曾有一个糖尿病患者说:“平时我很听医生的话,自觉定期到医院检查,按医生的吩咐服药,从未遗漏一次。但我每次测血糖都偏高,几乎没正常过。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糖尿病用药种类不同,对服药时间的要求也不同。如果在错误的时间服药,不但法控制好病情,还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

  降糖,你的用药时间对不对?

  上述那位患者,他口服格列吡嗪(美吡哒),但每次都是餐30~60分钟服药,原因是怕药伤。他还说,自己在午餐前有明显的饥饿感(低血糖)。

  这位患者的问题已很清楚了。本来,早餐后血糖会立即升高,但餐后30~60分钟服药,还要过至少1小时药才起效,药就法随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而起到降糖作用,反而会引起低血糖。因为在降糖药效力最大的时候,体内的血糖已经被机体消耗掉大部分,血糖处于低峰,这时药物才起效,肯定会出现饥饿感(低血糖)。这位患者不但没有控制糖尿病病情,而且还很危险,时刻有发生严重低血糖的可能。

  目前常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磺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敏剂,这些药要求的服药时间有所不同。那么,口服降糖药在什么时间服最好?

  降糖要打好“伏击战”

  如果我们把血糖比作“敌人”,口服降糖药是“解放军”。打击敌人要取得最好的效果,就是打伏击。“解放军”先埋伏好,等“敌人”一到,“解放军”开始冲锋,把“敌人”一个不留全部歼灭。但如果“敌人”已经走过去了,“解放军”再端着枪去追,对“敌人”就没多少杀伤力。口服降糖药降血糖,如同解放军杀敌人,要先在体内形成降糖药物的环境,那就要吃饭前先服降糖药,使机体在吸收血糖的同时就有足够的岛素把血糖吃掉,真正起到降血糖作用。如果饭后1小时再服降糖药,就是放跑了“敌人”再去追赶,效果肯定是差的。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目前国内的口服降糖药都可以在饭前30分钟服用。但有个别药物应根据该药的特性和特殊的要求、按照该药说明书去服用。例如:

  糖苷酶抑制剂 该类药要求在吃第一口饭时把药咬碎与饭同服。

  二甲双胍 准确地说应该是抗血糖药,不是降血糖药。由于二甲双胍有引起胃肠不适的不良反应,医生通常让患者在吃完饭后立即口服。如果患者服后胃肠不适反应不明显,可选择餐前服用。

  类磺脲类药苯甲酸类促胰岛素分泌剂(格列奈类),与传统的磺脲类药物结构有所不同,因此称为类磺脲类药。该药口服吸收快,半小时就可起效,要求与吃饭同时服用。如果提前30分钟服药,在药效已开始时,吃的食物还在胃肠内,还未消化为葡萄糖被吸收到血液中。如同敌人还未到达伏击圈,就过早吹冲锋号,杀敌效果也是不好的。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 该类药只有在有胰岛素分泌时才能发挥作用,因此不宜用于胰岛素缺乏的l型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胰岛素增敏类药的服药时间明确的要求,多为每日服1次,而且要连续服用1~2个月后才有明显的药物效用。

  胰岛素何时用?

  除口服降糖药物外,胰岛素的用药时间也很有讲究。一般普通胰岛素要求在饭前30分钟注射,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即餐时胰岛素)可在吃饭时注射,因为该胰岛素吸收特别快,注射后很快吸收,并可追赶血糖吸收的第一高峰,起到降糖作用。而甘精胰岛素是长效胰岛素,可每日在晚上或睡前注射1次即可,因该胰岛素作用高峰值,24小时都保持在同一释放水平线上,很少引起低血糖,在此种意义上说,何时都可用,但晚上注射比较方便。

(责任编辑:张蓝飞)

(实习编辑:乌英)

2011-05-11 01:33:00浏览10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武志娟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治疗胆汁反流的中药方子
治疗胆汁反流的中药方子,需要根据病因进行选择,多考虑是饮食不当、情志不畅等原因引起的,也不排除是肝胆湿热、胃阴不足、肝气犯胃等原因引起的,建议遵医嘱进行治疗。 1、饮食不当 患者如果长期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从而引起胆汁反流的情况。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食物,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爬山等,可以增强体质,从而缓解不适症状。 2、情志不畅 若是长期情绪抑郁,可能会导致肝胆疏泄功能失常,从而引起胆汁反流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患者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 3、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是指湿热邪气淤积在肝胆,疏泄功能失常,可能与外感湿热、饮食不节、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口苦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茵陈五苓丸、龙胆泻肝丸等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改善。 4、胃阴不足 若是长期饮食不节或用药不当,可能会导致胃阴不足,使胃失去阴液濡养,胆汁上泛,出现口苦、口干、咽干、胃脘疼痛、呃逆等不适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阴虚胃痛颗粒、养胃舒颗粒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熬夜。 5、肝气犯胃 肝气犯胃是指肝气不舒、横逆犯胃,可能与情志因素、病邪侵扰等原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脘疼痛、嗳气、呕吐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舒肝健胃丸、柴胡舒肝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方式进行改善。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