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能这样治疗吗?

  糖尿病的发病率高,并发症严重,现在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不少糖尿病人也开始意识到疾病的严重性,而积极寻求治疗。这本是好事,但很多病人病急乱投医,听信一些“养生专家”的建议,胡乱试一些“民间偏方”,非但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贻误病情,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作为一个普通的糖尿病患如何去伪存真,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改善病情呢?我们试以最近风头正劲的“养生教母”马悦凌为例,让群众看看是怎样被忽悠的———

  神论之1:

  当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时,就被诊断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并不难诊断,通常患者有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加上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或餐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或随机血糖大于等于11.1即可诊断。

  2010年有效控制糖尿病全球合作组织(GPEDM)最新颁发的《2型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则又提出将糖化血红蛋白≥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用以运输气的重要成分,而糖尿病人过高的血糖会诱使葡萄糖和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没有功能的糖化血红蛋白,影响血液的输氧能力。一般糖尿病人如果病情控制不稳,往往血糖的波动范围极大,有时血糖极高,有时血糖又较低,甚至发生低血糖。而糖化血红蛋白则能反映一段时间内病人血糖的总体控制情况。这解释了为什么GPEDM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

  这也正可以说明马女士“治疗”几例糖尿病患后,为什么有的患者复查血糖下降,而有些血糖反而增高了。因为这些患者的血糖都没有控制好,波动较大,有些正好治疗前比治疗后高,而有些则正好相反。马女士真想证明治疗有效的话,如果不能拿出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的比较的话,恐怕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神论之2:

  糖尿病的发生与身体内的血液亏虚、寒湿较重、经络不通有直接的关系?

  糖尿病是一组不同原因导致的胰岛素相对或者绝对分泌不足引起的疾病,现在我们暂且只讨论发病率最高的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发病由多重因素构成,包括遗传因素、肥胖、不良生活习惯(高盐高脂食、缺乏运动)等。当然,这是西医的说法,马女士大约要辩称她是按照中医观点,那么就让我们看看中医又怎么说。

  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李东垣在《东垣十书·消渴论》中提到“津液不足,结而不润,皆燥热为病”。赵献可在《医贯·消渴论》里也提到消渴的病因病机为“其间摄养失宜,水火偏胜,津液枯槁,以雷龙之火上炎,熬煎既久,肠合消,五脏干燥,令人四肢瘦消,精神倦怠”。可见中医认为消渴是阴虚燥热,气阴两虚所致。而并非马女士所说的“血液亏虚,寒湿较重,经络不通”。

  神论之3:

  如果脚后血糖明显升高了,你今后的重点就放在用食疗补血上,精心安排好你的一日三餐,加强营养,暂时少做运动,少做按摩。

  糖尿病非但和“缺血”没有任何关系,相反的,按照马女士的法子“治疗”,不仅对糖尿病患没有任何益处,反而与正确的方法完全相反,危害巨大。我们知道,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因,同时也是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的治疗目标之一就是控制体重,又怎么可以“加强营养,少做运动”呢?

  马女士还有言:“只要是身体内血少、血虚的病人,在经历了补血、活血、驱寒湿、通经络后,血液快速在全身流动起来,血液很快分布到全身各处,身体内的脏器就明显的供血不足,血糖很快升高。”读者不禁会问:脏器供血不足为何会导致血糖升高?

  其实,糖尿病“养生”法,就是糖尿病患的生活方式治疗。通过调整饮食,少吃高脂、高盐、油腻的食物,减少每日摄入的热量(也就是所谓的吃“七分饱”),少吃升糖指数高的食物(如粥、泡饭等),多吃粗粮,还有适当运动,外加定期检测血糖。这些改善生活方式的治疗,一点也不难记,连八九十岁的大爷大妈都能倒背如流,实起来也不困难。何必非要用艾条熏自己,或者在身上扎些针,注射些奇奇怪怪的药水,甚至是生吞泥鳅呢?聪明的读者,你想必也不会把治疗糖尿病的希望,寄托在这些穷折腾的“偏方”上吧。

(实习编辑:李贺)

2011-04-20 01:42:00浏览2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大三阳病毒量高,肝功能正常
乙肝大三阳病毒量高但肝功能正常,可能是由于肝脏的代偿能力强,也可能是疾病感染早期。建议患者遵医嘱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疾病的发展。乙肝大三阳通常指的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出现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病毒复制活跃,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肝功能正常则意味着肝脏的生化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等,在检测时处于正常范围,表明肝脏的代谢、解毒等功能未受明显影响。乙肝大三阳病毒量高但肝功能正常,可能是由于肝脏的代偿能力强,能够在病毒复制活跃的情况下,仍然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此外,这也可能处于乙肝感染的早期阶段或免疫耐受期,此时免疫系统尚未对病毒产生强烈的应答,或者病毒与免疫系统之间达到了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因此肝功能得以保持正常。但是尽管肝功能正常,乙肝大三阳且病毒量高的患者仍然需要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因为肝脏的炎症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展,且病毒复制活跃增加了肝细胞受损的风险。因此,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复查,包括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超声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在治疗方面,若乙肝大三阳患者病毒复制活跃且肝功能正常,但存在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或纤维化进展的风险,可以考虑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恩替卡韦、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这些药物能够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从而减轻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且需定期监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大三阳有什么明显症状吗
乙肝大三阳患者症状有差异,部分有症状者,因肝脏功能受损,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肝区隐痛、黄疸等表现。但也有部分患者,虽病毒复制活跃,却因肝脏代偿能力强而无症状。乙肝大三阳患者在有症状的情况下,可能会表现出一系列与肝脏功能受损相关的临床表现。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提示着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肝脏炎症明显。具体来说,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胆汁分泌减少,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此外,患者还可能感到肝区隐痛或胀痛,这是由于肝脏炎症导致肝脏肿大,肝包膜被牵拉所致。黄疸也是乙肝大三阳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尿液呈深黄色,这是由于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下降,胆红素在体内堆积所致。然而,并非所有乙肝大三阳患者都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有一部分患者,虽然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但肝脏具有较强的代偿能力,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患者可能没有与肝病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此类患者可能在体检或其他检查中偶然发现乙肝大三阳,但由于没有症状,往往容易忽视病情,从而延误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无症状乙肝大三阳携带者,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乙肝病毒的持续存在和复制,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潜在的损害,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肝硬化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所有乙肝大三阳患者,无论是否有症状,都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病毒载量检测以及肝脏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乙肝携带者会传染人吗,怎么传染
乙肝携带者通常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具有传染人的可能。这类携带者是指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但没有出现明显的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人群。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等途径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物品,或在不正规的场所进行纹身、穿耳洞等有创操作,都有可能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此外,母婴传播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患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性接触也会传染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更容易感染。不过,一般日常接触,如共用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通常不会传染。为了预防乙型肝炎病毒传染,可采取以下措施。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是预防最有效的方法,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要定期进行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DNA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进行治疗。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的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可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果发展为肝硬化等严重疾病,可能需要进行肝移植手术。建议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饮酒,避免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同时,要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面对生活,定期检查,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预防措施。非携带者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血液暴露,及时接种疫苗,保护自己免受乙型肝炎病毒的侵害。
张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乙肝不能吃什么食物有哪些
乙肝患者应避免食用高油脂食物、高糖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加工肉类等。如果乙肝患者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乙肝五项、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超声等检查。1、高油脂食物:油炸食品如炸鸡、薯条,以及动物内脏、肥肉等都属于高油脂食物。乙肝患者肝脏功能受损,对脂肪的代谢能力下降。过多摄入高油脂食物,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脂肪在肝脏堆积,引发脂肪肝,进一步损害肝脏功能,甚至可能影响乙肝病情的控制。2、高糖食物:糖果、蛋糕、甜饮料等高糖食物,乙肝患者应谨慎食用。大量糖分进入人体后,会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同样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促使肝脏脂肪变性,不利于乙肝患者肝脏功能的恢复与病情稳定。3、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不适,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乙肝患者本身肝脏功能欠佳,消化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食用这类食物后,会加重胃肠道负担,间接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还可能诱发或加重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4、加工肉类:像腊肉、香肠、火腿等加工肉类,在制作过程中通常会添加大量的盐和防腐剂等添加剂。乙肝患者食用后,过多的盐分摄入可能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其中的添加剂中含有某些可能对肝脏产生潜在损害的成分,影响肝脏正常功能。乙肝患者日常饮食应保持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为身体提供必要营养。遵循清淡饮食原则,避免食用上述不利于肝脏健康的食物。定期复查相关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