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脑部病变的预防措施

  糖尿病,被人们称为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其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但是,糖尿病本身并不会置人于死地,真正的杀手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的并发症可达100种以上,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最高的并发症就是脑部病变,占50%,其次是肾病,占10%,而因并发症造成截肢的为85%,视网膜病变的为95%。糖尿病人的脑部病变发生率为非糖尿病人的1倍以上,我国比西方国家多见,与糖尿病病程和血糖控制不良密切相关。

  病变特点以缺血性为多见。主要为肠血栓形成脑出血者较少见。在脑梗塞患者中,小动脉比主干病变为多见,且病变常是多发的。椎-基底动脉系统比颈内动脉系统更多被累及。患者可反复出现中风。糖尿病人容易发生脑血栓,这是由于血液粘度增高、红细胞聚集增强、血小板对血管壁的粘附或血小板相互间的凝集机能增强等原因造成的。临床常因反复的轻度中风发作顽出现偏瘫痴呆共济失调等症状。

  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率最高的并发症就是脑部病变,占一半。其次是肾病,占10%,而因并发症造成截肢的为85%,视网膜病变的为95%。因此,防治糖尿病的并发症,尤其是脑部病变,便成了糖尿病患者最关心的问题。

  糖尿病脑部病变的预防措施有:

  (1)糖尿病患者平时应注意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情况,争取使糖尿病早期微血管病变及早得到纠正,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的进一步发展。

  (2)应下决心戒烟,戒酒。此外,肥胖病的长期高岛素血症,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因此,进食应低脂肪,低胆固醇和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含量的食品,并适当运动,努力减肥。

  (3)在糖尿病治疗中需防止出现低血糖,因为反复低血糖或糖代谢低下,可成为脑血管病再次发作的重要原因。

  (4)注意预防感染。

  (5)脑血管病患者在一般情况下,必须尽早做康复治疗,但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要特别警惕直立性低血压发生,训练时亦应循序渐进。

  (6)可适当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或低分子右旋糖酐,乙酰水杨酸等抗血小板聚积药物,可改善血液黏度及血小板黏附,有助于脑血管病的防治。

(实习编辑:乌英)

2011-03-16 11:00:00浏览12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何志晖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白带水样发黄,外阴瘙痒是什么病
白带水样发黄,外阴瘙痒可能是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等疾病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外阴炎外阴炎是由于病原体感染、不良刺激等因素引起的外阴皮肤或黏膜炎症。由于炎症刺激,患者可出现白带水样发黄、外阴瘙痒等不适症状,同时可伴有外阴皮肤增厚、溃疡等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硝唑片、克霉唑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2、阴道炎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疾病,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阴道菌群失调等因素引起的。由于阴道炎症刺激,患者可出现白带水样发黄、外阴瘙痒等症状,同时可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异味等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硝唑片、替硝唑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3、宫颈炎宫颈炎主要是由于细菌上行感染、性生活不良等因素引起的子宫颈发生炎症反应。由于炎症刺激,患者可出现白带水样发黄、外阴瘙痒等症状,同时可伴有性交疼痛、阴道异常出血等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片、克拉霉素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除此之外,还可能是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宫颈息肉等疾病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任培华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糖尿病中医治疗
糖尿病中医治疗可采用推拿按摩、耳穴压豆、中药足浴、中医食疗、中药调理等方法。 1.推拿按摩 通过特定穴位的刺激,如太溪穴、三阴交穴等,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力度以患者感到酸胀为宜,每个穴位按摩 3 - 5 分钟。可以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2.耳穴压豆 选取耳部特定穴位,如胰胆、内分泌、神门、肾等,用王不留行籽或磁珠等物质贴敷在穴位上,然后用手指轻轻按压。建议每天自行按压耳穴 3 - 5 次,每次每个穴位按压 1 - 2 分钟。此方法可辅助调节内分泌系统功能,缓解糖尿病症状。 3.中药足浴 使用艾叶、红花、鸡血藤、桑枝等中药煎汤后泡脚,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下肢麻木等症状。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 20 - 30 分钟为宜,调节水温至 40 - 45℃,以免引起皮肤过敏。 4.中医食疗 通过合理搭配饮食,辅助治疗糖尿病。如每天吃一小碗山药粥、枸杞炖鸡等,既满足营养需求又有利于控制血糖。但应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如糖果、炸鸡等。 5.中药调理 糖尿病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参苓白术散、逍遥丸等具有中成药进行调理,这些药物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其中逍遥丸建议饭前用温水送服,具体剂量需要遵医嘱。 糖尿病患者在中医治疗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同时,建议患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确保安全有效。
林玉洁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一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案有哪些
一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按摩、运动疗法、拔罐以及中药汤剂。若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1.饮食控制 对于一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的饮食管理至关重要。建议遵循低糖、低脂、高蛋白的原则,并注意定时定量进食。例如,可以选择燕麦粥作为早餐,搭配适量的瘦肉和蔬菜。 2.按摩 在中医中,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状况。针对一型糖尿病患者,可选择足三里穴进行按摩,每次10-15分钟,每日2次。此外,还可以配合按摩内关穴,以缓解患者的症状。 3.运动疗法 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推荐一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或游泳,每周至少进行3-4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 4.拔罐 拔罐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负压作用刺激穴位,调节气血。在一型糖尿病的中医治疗中,常选用脾俞、肾俞等穴位进行拔罐,每次10-15分钟,每周2-3次,但需在专业医师的操作下进行。 5.中药汤剂 中药汤剂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在一型糖尿病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具体的方剂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常见的包括玉液汤、人参石膏汤等,可以每日按医嘱饭后服用。 除了上述治疗措施外,一型糖尿病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同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维持病情稳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