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甲亢合伙欺负人

  对于糖尿病合并甲亢,还是甲亢合并糖尿病,人们意见尚不一致。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两病有共同的遗传免疫学基础,而且是先有甲亢而后引起糖尿病。其原因:(1)甲状腺素可促使肠道糖的吸收,加速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2)甲亢时代谢旺盛,胰岛素降解加速,导致胰岛素相对不足。(3)甲亢又可引起胰岛β细胞损害,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4)甲状腺素可增强儿茶酚胺的活性,使胰岛素的释放受抑制,胰岛素水平降低;儿茶酚胺可使胰高糖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持续升高,导致胰腺萎缩,胰岛细胞功能衰竭。

  甲亢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各家统计不一,约在1%~57%之间。而糖尿病合并甲亢在23%~38%之间。糖尿病合并甲亢的原因,与两病具有共同的遗传缺陷有关。两病可同时发生,或甲亢在先,或糖尿病在先。作者统计572例糖尿病,并发甲亢8例,占1.9%。

  如何发现糖尿病合并了甲亢呢?糖尿病病情突然恶化,出现用糖尿病无法解释的惊慌、烦躁、发热感、出汗、脉快、手颤等症状。三多一少加重,消瘦明显,甚者引起酮症酸中毒和心力衰竭。应及时检查甲状腺功能:三碘甲腺原氨酸(T3)、四碘甲腺原氨酸(T4)和促甲状腺素(TSH)等,进一步确诊。

  糖尿病合并甲亢时,应两病兼治,但要以治疗甲亢为主。只有治愈甲亢,糖尿病才有可能控制。抗甲状腺药物可控制甲亢的高代谢症候群,同时可降低血糖,但比起治疗单纯性甲亢,药物剂量应大些,疗程应长些(1~2倍)。若单用抗甲状腺药物甲亢难以控制,可用放射性同位素碘治疗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糖尿病治疗与无甲亢者基本相同。但在饮食方面应给以高热量、高蛋白、高微量元素和高维生素饮食。甲亢未控制以前,不可过多运动。轻型可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因发病机理主要是胰岛素不足,故应以磺脲药为主。甲亢未控制以前,慎用双胍药。糖尿病合并甲亢,需要选用胰岛素增敏药文迪雅、艾汀;但要注意这些药物可加重甲亢的突眼、胫前浮肿,停药后也不一定能恢复到服药前状态。其原因可能与文迪雅能引起水钠潴留、眼球后脂肪组织增生和自身免疫加重有关。重型需用胰岛素,但用量要大,需增加25%~100%。其原因是甲状腺素可对抗胰岛素的作用,使其产生胰岛素抵抗。单纯甲亢口服药治疗的复发率占50%,合并糖尿病时更易复发。当甲亢控制两年以上,需做甲状腺刺激抗体检查,只要该抗体阳性就不能停药,否则复发率极高。糖尿病合并甲亢时,在感染、手术等应激情况下,可诱发甲亢危象,应提高警惕。

  糖尿病友慎用氟喹诺酮类药物

  朱启仁

  糖尿病患者如果同时合并胆囊或泌尿系感染,往往需加用抗生素一类的药,而这些药物可能和降糖药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从而影响血糖的调节。有时血糖降得太低,致低血糖昏迷,如不及时发现和抢救,甚至会危及生命。

  据美国学者报告称,一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因加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抗炎治疗,发生了致命性低血糖。据资料记载,几乎所有氟喹诺酮类药物均有引致低血糖的报告,尽管其并不常见。而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者更易发生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引致低血糖的确切机制目前尚未明了,可能与胰岛β细胞膜上5’一三磷酸腺苷敏感的K离子通道的阻断有关。在氟喹诺酮类药物中,左氧氟沙星引致的低血糖猛于虎,性质严重且持续时间长,应引起医师和患者的密切关注。

  近阶段被一些媒体着力宣传的加替沙星,称其可根治泌尿系等感染。然而最近有报告称,加替沙星严重影响血糖。学者们一致的意见是:应在说明书中标明,糖尿病患者禁用。

  成人血糖低于2.8毫麾/升即为低血糖。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是长期的,渐进性的,暂不影响生命;而低血糖的危害快速,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糖尿病患者应对低血糖有所了解,特别对夜间熟睡时发生的低血糖,因不易被察觉而危害更大。糖尿病患者可根据自己是否有夜间出冷汗、饥饿、做噩梦、晨起软弱乏力、头痛等,考虑是否有夜间低血糖,并在次晨2~3点测量血糖,以尽早确定诊断,及时处理。对于轻症者,可口服糖水或含糖食物,症状即可缓解;重症患者如意识不清应侧卧、禁食,即刻送医院抢救。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朱文斌)

2007-11-11 09:32:00浏览7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