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我名叫“失眠”,几乎谁都怕我找上门,尤其是糖尿病病人,因为只要我光顾过后,血糖准升高。其实我并不如人们想象得那么缠人,归根结底都是人类自己找的麻烦。
我经常光顾的大多是些情绪不畅,生活无节制、无规律,懒于锻炼,身体虚弱的人。这类人群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平时性情急燥,容易生气的,在中医学中叫“肝火”大的人,常伴有烦燥、多怒、头晕、头痛、目赤、耳鸣、口苦等症状。第二种是多食肥甘厚味、饮食不均衡、“痰火”大的人,表现为睡眠不实、心烦不安,常伴有胃胀、痰多、头晕目眩等症状;以及睡前饮食过饱的人,伴有嗳气(打嗝)、腹胀等症状。第三种是多思多虑、劳心过度或是身体虚弱之“气血两虚”的人,多伴有多梦、心慌健忘、疲乏、不欲饮食、面色苍白或萎黄、,大便稀等症状,也包括一些贫血的病人在内。第四种是房劳过度之“阴虚火旺”的人,伴有心烦、多梦易醒、头晕耳鸣、口干咽燥、手脚心热、心慌汗出、腰酸、遗精、月经不调等症状。第五种是“善恐易惊”的人,伴有时时易惊醒、多梦、胆小怕声、心慌胸闷等。
明白让我缠上的原因后,要赶跑我就能有的放矢了。“肝火”大的人,可口服清肝泻火的药“丹栀逍遥散”,还要保持情绪舒畅稳定;“痰火”大的人,可用“黄连温胆汤”,“过饱”的人,可用“保和丸”或“越鞠保和丸”,二者均需平衡饮食,不暴饮暴食;“气血两虚”者,可用“归脾丸”、“人参养荣丸”,并可适当进补,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阴虚火旺”者,可用“天王补心丹”,注意房事不过量;“善恐易惊”的,可用“安神定志丸”、“朱砂安神丸”等。还需指出的是,以上各类型失眠都应注意调整心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严重者需到医院做系统的诊治。
补气君药——黄芪
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之功效。现代研究还认为,黄芪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降糖、保肾、保肝、利尿、抗炎、抗病毒的作用。黄芪可用于糖尿病气短乏力,汗多、自汗,浮肿尿少,疮口久不收口。也可以用于糖尿病肢体的麻木、关节痹痛或半身不遂。还可以用于一般的脱肛、子宫下垂、便血、崩漏等病症。注意:本品需在辨证的基础上使用,因补气升阳易于助火,因此,外感、阴虚、热症等实证均不宜用。
以黄芪为君药治疗糖尿病的相关验方有:
方1:黄芪15克、茯苓10克、山药10克、天花粉10克、甘草5克、麦冬10克、生地黄1
2克。主治糖尿病气阴两虚的口渴、乏力、疲乏等。用法:水煎,每日两次服。
方2:黄芪15克、桑白皮12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白术12克、丹参12克。主治:糖尿病气虚水肿,可用于糖尿病肾病。用法:水煎,每日两次服。
保健要穴——关元
关元穴,脐下3寸,可用于糖尿病腹泻、腹痛、遗尿、尿闭、阴痒、阳痿、早泄等症治疗。该穴有强壮作用,是保健要穴,具有补虚作用,对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有一定的疗效。
取穴:四指并拢,平行横放于脐下,小指下位置即是(如图)。
用法:可用毫针直刺1~2寸,如胃寒、肠寒等寒症还可用艾条灸.也可经常用手揉按。
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由于高血糖的长期侵蚀,糖尿病患者经常会有四肢末梢麻木、疼痛、感觉障碍等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中医认为其发病机理大多为络脉瘀阻、气血两虚。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同时配合汤剂外洗治疗有较好疗效。
药用:黄芪30克、桂枝10克、白芍20克、当归15克、鸡血藤30克、水蛭3克、地龙10克、生姜3片。每天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可连服1~2个月。
中药外洗:生麻黄30克、川桂枝30克、透骨萆30克、艾叶30克、川芎30克、生姜50克、大葱两根.以上药物加水7000毫升煎煮至5000毫升,取汁泡手脚。每次30分钟,每日1~2次。一般药用10—15天就可明显改善麻、木、凉、痛症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对水温大都不敏感,故在泡洗前一定要注意掌握温度,防止烫伤,如果有皮肤破损不可外洗。
(实习编辑:吴伟棋)
副主任医师
福州市中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厦门市中医院 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甘肃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中医医院 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甘肃省人民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