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

  1.足部的自我检查:

  ①每天要进行双足检查,观察足部皮肤颜色、温度改变,注意看趾甲、趾间、足底部皮肤有无胼胝、鸡眼、甲沟炎、甲癣、红肿、青紫、水泡、溃疡、坏死等,应及时找有经验的足医或皮肤科医师诊治,并说明自己患有糖尿病,不要自行处理足部疾患。

  ②用大头针钝的一端触碰足部皮肤,以皮肤凹陷为度,看是否有刺痛感,如果无刺痛感则表示痛觉减退。

  ③将棉签上的棉花拉出长丝轻轻划过足背及足底皮肤,看自己是否感觉得到,如果没有感觉则表示触觉消失或减退。

  ④用冰凉的金属体触碰足部皮肤,看是否感觉到冷凉;用37℃—37.5℃的温水浸泡双脚,看是否感觉到温热,如没有感觉,则表示双脚已有明显的温度感觉减退或缺失。

  ⑤用手指轻触足背靠近足踝处皮肤,寻找有无足背动脉及搏动的强弱,可以与正常人足背部动脉搏动情况进行比较,如摸不到或脉搏很细弱,表示足背动脉供血不足,这种情况常提示在足背动脉上端有大动脉血管狭窄或梗阻。

  2.检查鞋内异物:每次穿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鞋内有无坚硬的异物、趾甲屑,鞋的里衬是否平整,以免磨损足部皮肤,导致足损伤。

  3.每天用温和的肥皂水洗脚:洗脚前用手肘测水温,与婴儿洗澡时水温相近即可,不要用脚测水温,因为病友的脚不一定能感觉到水是否太烫。洗后用软毛巾轻轻擦干,脚趾间也要擦干。如果脚易出汗,可以用爽身粉扑在脚上及脚趾间,多余的粉要拂掉。如果足部皮肤干燥,可用羊毛脂涂擦,但不可常用,以免皮肤过度浸软。

  4.预防外伤:切忌赤脚走路,外出时不可穿拖鞋。选择轻巧柔软、前头宽大的鞋子,袜子以弹性好、透气及散热性好的棉毛质地为佳。冬天使用电热毯或烤灯时谨防烫伤。若要剪趾甲,应在清洗、擦干后剪,此时趾甲较软。修剪时要平剪,不要剪得太短和太接近皮肤,也不要将趾甲的边缘修成圆形或有角度,否则容易损伤甲沟皮肤,造成感染。

  5.做腿部运动对改进下肢血液循环有益:①提脚跟:将脚跟提起、放下,重复20次。②甩腿:一只脚踩于一块砖上,手扶椅子,前后甩动另一只脚,甩动10次后脚尖着地:踝关节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旋转20次,然后再换另一只脚,重复做上述动作。③坐椅运动:双臂交叉于胸前,双腿分开与肩宽,然后做坐下、起立动作10次。

  6.积极控制血糖,并戒烟:足溃疡危险性变化及足溃疡的发生、发展均与血糖密切相关,血糖值是检验干预有效与否最敏感的指标。因此,足溃疡的预防和控制应该从监测血糖开始。同时.应积极戒烟,防止因吸烟导致局部血管收缩而进一步促进足溃疡的发生。

(实习编辑:吴伟棋)

2007-11-19 08:40:00浏览10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