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老年病友更需要“优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我国居民的人均寿命逐渐延长,但与此同时,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迅猛增加,其中,老年糖尿病病人约占整个糖尿病人群的40%左右。据1996年全国糖尿病调查,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达11.34%,远远高于同期的糖尿病平均患病率(3.2%),此外,还有11.62%的糖耐量受损(1GT)。另据上海市2001年的调查,6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已升至18.7%,呈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目前,糖尿病已成为老年人除心脏病、癌症之外的第三大死亡原因,老年人患糖尿病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健康问题。

  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1.症状不典型,容易被漏诊

  老年糖尿病病人起病隐匿,症状轻微,缺乏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症状,很多病人无口渴、多饮症状,仅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乏力、消瘦,有的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许多病人都是查体时被偶然发现的。

  2.以糖尿病并发症为首发症状

  许多老人患糖尿病多年却不知,直到出现了并发症才去医院。有的因视力障碍就诊于眼科,有的因浮肿、尿蛋白阳性就诊于肾病科,有的因下肢坏疽或疖肿不愈就诊于外科,有的因冠心病就诊于心内科,有的因外阴瘙痒就诊于妇科,有的因昏迷就诊于神经科等,经过检查才知道病根都是糖尿病。

  3.心脑血管并发症多

  老年人本身就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人群,如果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将增加三倍以上。现已证实:早在糖尿病前期(即糖耐量受损阶段),病人就已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甚至可出现于糖尿病确诊之前。有资料显示:老年糖尿病的冠心病发生率达34.7%—66.6%,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20.4%—24.6%,约3/4的老年糖尿病病人最终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

  4.容易发生高渗性昏迷和乳酸酸中毒

  老年糖尿病病人在某些应激状态下(如感染、手术、呕吐、腹泻、急性脑卒中等),血糖迅速升高,渗透性利尿失水较多,而老年人由于下丘脑口渴中枢不敏感,进水量不足,病人因脑组织严重脱水而导致高渗性昏迷,临床上常被误诊为脑卒中而收治于神经科。鉴于此,遇到老年人出现昏迷时,不要只想到脑卒中,一定要常规检查血糖,排除本病。老年人由于血液循环较差,组织缺血、缺氧,葡萄糖无氧酵解,乳酸生成增多,又由于肝肾功能减退,乳酸清除减少,因此,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如服用“双胍类”药物)容易导致乳酸酸中毒.病死率高达40%—60%。

  5.低血糖易感性高、危害严重

  老年糖尿病人由于自主神经受损,交感神经对低血糖的反应减弱,无症状性低血糖较为多见,不易被及时发现,而直接导致低血糖昏迷。另外,低血糖可兴奋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进一步加重心脑缺血,诱发急性心梗和脑血栓形成。此外,长期处于低血糖状态,还可引起病人脑功能障碍及痴呆症。

  老年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标

  DCTT和UKPDS的研究显示,严格的血糖控制(即强化治疗)可以预防和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未必适合。这是因为,一方面,血糖控制越严格,低血糖风险就越大;另一方面,考虑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出现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可以适当放宽一些,以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为宜;对有并发症,生活不能自理者,空腹血糖<8.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0mmol/L也是可以接受的。

  老年糖尿病的治疗

  1.饮食治疗:适当限制食物的总热量,每顿7—8分饱即可,进食宜少量多餐,主食多选粗粮、杂粮,多吃蔬菜,增加纤维素,尽量吃鱼虾、蛋、奶等优质动物蛋白,少吃煎炸食品及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零食.饮食宜清淡,不甜不咸,戒烟限酒。

  2.运动疗法:老年糖尿病病人在运动前先要做一次全面体检,了解病人心肺功能状况,以便确定病人是否适合运动。有氧运动项目(如快步走、健身舞、慢跑、骑自行车等)比较适合于老年人;运动应在饭后一小时开始,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半小时,每周不少于五次;运动后每分钟的心率掌握在“170-年龄”上下为宜。运动要求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3.心理治疗:老年人由于糖尿病所带来的心理恐惧、健康伤害和经济压力使其情绪更加低落甚至自暴自弃,这种情绪波动会导致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使血糖升高、病情加重。因此,耐心细致的关怀教育,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对于保持病情稳定十分重要。

  4.口服降糖药:与非老年糖尿病病人相比,老年糖尿病病人的用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①老年人往往有肝肾功能下降,因此,尽可能选择对肝肾无毒副作用的降糖药。糖适平、诺和龙主要是经过胆道排泄,拜唐苹不被肠道吸收,因此,这些药物比较适用于老年人,尤其是合并轻度肾功能不全者。另外,二甲双胍在病人有肝肾功能不全、心衰、缺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乳酸酸中毒,因此,有上述情况的老年人应禁用。②不宜选用长效、强效的促胰岛素分泌剂(如优降糖、消渴丸),以免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尽可能选用半衰期短、排泄快的短效药物(如诺和龙、唐力).因其起效快,作用维持时间短,既能很好控制餐后血糖.又不易引起低血糖。③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慎用β—受体阻滞剂.因其可掩盖低血糖症状,使低血糖难于察觉。④早期联合用药。当治疗量的单一药物不足以控制病情时,不可盲目增加药量,应及早采取联合用药,这样既可使药效增加,又可以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⑤老年人往往身患多种疾病,用药品种多而杂,在选择降糖药物时,要注意彼此间的相互影响。例如,β—受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可削弱降糖药物的作用,而水杨酸盐、消炎痛、磺胺类药、氨茶碱等可增强磺脲类药物的降糖作用。⑥老年患者近记忆力较差,应尽量减少服药的种类及次数,以增加患者对服药的依从性。⑦胰岛素增敏剂(如文迪雅、艾汀等)具有保护B细胞功能和增强胰岛敏感性等功效,临床应用日趋普遍,其不良反应是水钠潴留及浮肿,因此,合并心衰的糖尿病病人应禁用。

  5.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病人应用胰岛素的指征与一般糖尿病病人基本相同,常用于以下情况:①严重应激状态如感染、心肌梗死、外科手术等;②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血管并发症者;③口服降糖药效果差,血糖控制不佳者。由于老年人应用胰岛素比青年人更易产生低血糖,并容易诱发严重的心血管意外事件.因此,在选择胰岛素治疗方案时,应当安全第一,减少低血糖发生。老年人一般采用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即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白天用口服降糖药;或者采用早、晚一天两次注射预混胰岛素(如诺和灵30R、诺和锐30R).剂量一般是早餐前2/3,晚餐前1/3,要求常规睡前少量加餐以防止夜间低血糖。胰岛素应从小剂量开始,每次调整幅度不宜太大。

(实习编辑:吴伟棋)

2007-11-19 08:40:00浏览16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肾炎和糖尿病肾病的区别
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区别在于发病原因、症状、治疗方式、预后、好发人群等。 1、发病原因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导致的肾脏病变,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导致的并发症之一。 2、症状 糖尿病肾病患者会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还会伴有全身乏力、酸痛、体重下降等症状。而糖尿病肾病患者会出现排尿异常、尿液改变、高血压等症状,还会伴有全身水肿、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 3、治疗方式 糖尿病肾病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降糖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服用卡托普利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改善肾脏微循环。糖尿病肾病患者如果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情况,可以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起到缓解病情的目的。 4、预后 糖尿病肾病如果能够在早期得到有效治疗,一般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且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肾衰竭,预后通常较差。而糖尿病肾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引起肾功能不全,甚至是尿毒症,患者需要通过透析治疗来维持生命。 5、好发人群 糖尿病肾病好发于20-50岁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而糖尿病肾病则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要注意监测血糖,了解血糖控制的情况,同时还要注意监测尿量,观察尿液的变化,了解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及时进行治疗。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尿检有隐血是糖尿病肾病吗
一般情况下,尿检有隐血可能是糖尿病肾病,也可能是尿路感染、肾结石、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疾病导致的,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1、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导致的肾小球硬化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时,可能会出现尿隐血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盐酸吡格列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2、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异常繁殖所致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可有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进行尿常规检查时,也可能会出现尿隐血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诺氟沙星胶囊、青霉素V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肾结石肾结石是由于晶体物质异常聚积在肾脏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患者可有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不适症状,进行尿常规检查时,也可能会出现尿隐血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吲哚美辛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4、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炎是由于肾小球损伤而引起的疾病,患者可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时,也可能会出现尿隐血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5、肾盂肾炎肾盂肾炎是指病原体侵犯肾盂以及肾实质引起的疾病,可能与细菌感染、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腰痛、尿痛、尿道灼烧感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环丙沙星片、阿奇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以免加重病情。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