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专家:糖友调药记住3个

杨文英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专家小传

  杨文英,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糖友用药,往往走两种极端:一种是用药以后,认为万事大吉,既不查血糖,也不定期就诊,一直按原方案、原剂量用下去;另一种是用药以后,恨不得血糖马上降下来,一看血糖还高就急得不,甚至擅自调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中心主任杨文英教授指出,降糖药调整有一定章法,糖友大致可以记住3个“3”。

  第一,口服降糖药方案调一次需要2—3周。杨文英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患者如果使用口服药降糖,要观察这个治疗方案的最终效果,一般需要2—3周的时间。这是因为,多种口服降糖药都需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到最合适的剂量。例如,岛素促泌剂如果一上来就用较大剂量,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α—糖苷酶抑制剂、二甲双胍等从小剂量开始吃,可以预防消化道副作用。一般1周调整一次剂量,如果2—3周降糖效果还不理想,就要换药或加药了。    

  第二,胰岛素剂量可以3—5天调整一次。杨文英教授说,使用胰岛素的情况无非两种:一是血糖特别高,急需把血糖降下来;二是使用口服降糖药无效,病程较长、病情较重者,他们都需要在短时间内把血糖控制住。再加上胰岛素起效迅速,所以调药物剂量的频率比口服药快得多。医生给病人制订好胰岛素方案后,会根据血糖情况增减药量,原则是:每次只调整一个时段的胰岛素剂量,幅度为2—4个单位;先调整控制空腹血糖的基础胰岛素,后调整控制餐后血糖的餐时胰岛素。

  第三,降糖大方案的调整要等3个月。有的糖友口服降糖药用了很长时间,种类也换了好几种,血糖总也控制不住,还拖着不打胰岛素,是不对的。杨文英教授说,患者每3个月要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该指标能反映患者3个月来的平均血糖水平。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如果口服降糖药吃了3个月,糖化血红蛋白仍高于6.5%,就说明治疗方案效果差,要及时换用或加用胰岛素。如果是已经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胰岛素治疗方案也要调整,比如从一天一针或两针方案改为一天三针或四针的强化治疗方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能让患者免于长期高血糖的危害,这样才能避免和延缓多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让糖友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杨文英说。

(实习编辑:李杏)

2011-02-21 01:26:00浏览6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孕期血糖高的症状有哪些症状
孕期血糖高的症状主要包括多饮多尿、食欲亢进与体重变化、乏力嗜睡及视力与皮肤异常等。孕期血糖高,通常指的是孕妇在妊娠期间出现血糖水平升高的现象,这可能与妊娠糖尿病或孕前已存在的糖尿病在妊娠期的表现有关。血糖升高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识别并处理。1、多饮多尿:孕期血糖高的孕妇常感到口渴,饮水量显著增加,同时排尿次数也相应增多。这是由于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体内水分减少,从而刺激口渴中枢,产生口渴感,并促使孕妇频繁饮水和排尿。2、食欲亢进与体重变化:部分孕妇在孕期血糖高时,会出现食欲亢进的症状,食量较平时明显增加。然而,尽管食欲增加,但由于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部分孕妇可能会出现体重增长缓慢或体重下降的情况。这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减弱,导致身体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有关。3、乏力嗜睡:由于血糖不能进入细胞,细胞缺乏能量,所以孕期血糖高的孕妇可能会感到全身无力,容易疲劳和困倦。乏力嗜睡的症状可能会影响孕妇的日常生活和胎儿的正常发育。4、视力与皮肤异常:此外长期高血糖可能对眼部血管和神经造成损害,导致孕妇视力模糊或暂时下降。此外,高血糖还可能导致皮肤微循环障碍和神经末梢感觉异常,从而引起皮肤干燥、瘙痒和脱屑等现象。针对孕期血糖高的症状,建议孕妇及时就医进行血糖检测和诊断。在日常生活中,孕妇应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糖、高脂食物如巧克力、奶油蛋糕、炸鸡等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如黄瓜、苹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的摄入。同时,适量进行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如果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确保母婴健康。
杨彬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血糖高吃什么水果和蔬菜
血糖高的人群可以吃低糖水果、富含果胶水果、富含抗氧化物质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绿叶蔬菜、具有调节血糖作用的蔬菜。血糖高时,合理选择水果和蔬菜有助于控制血糖,同时补充身体所需营养。一、水果1、低糖水果:血糖高者应优先选择低糖水果。柚子含糖量较低,每100克柚子的含糖量约为9-13克,富含类黄酮等营养成分,升糖指数相对较低,适量食用有助于补充维生素C等营养,又不会引起血糖大幅上升。2、富含果胶水果:果胶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苹果是富含果胶的典型水果,每100克苹果中果胶含量较为可观,升糖指数较低,食用后血糖上升速度较为缓慢。3、富含抗氧化物质水果:这类水果含有的抗氧化物质对身体有益。蓝莓富含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每100克蓝莓中花青素含量丰富,且含糖量相对不高。二、蔬菜1、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膳食纤维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利于血糖控制。芹菜富含膳食纤维,每100克芹菜中膳食纤维含量丰富,还含有芹菜素等成分,能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摄入,辅助血糖管理。2、绿叶蔬菜:绿叶蔬菜一般热量低、营养丰富。生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每100克生菜热量极低,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补充营养,同时不会对血糖造成较大影响。3、具有调节血糖作用的蔬菜:苦瓜含有苦瓜皂苷等成分,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能辅助降低血糖,是血糖高者餐桌上的理想蔬菜。洋葱含有硫化物等成分,可降低血液黏稠度,调节血糖,对血糖高者的健康有益。血糖高者在选择蔬果时,要注意控制食用量,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若血糖波动较大或出现异常,需及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以更好地控制血糖,维持身体健康。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肺栓塞会引起血糖高吗
肺栓塞可能会引起血糖高,因为发生肺栓塞时机体进入应激状态,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促使肝糖原分解,炎症反应也影响胰岛β细胞,导致血糖波动;并且针对肺栓塞的治疗措施也可能影响血糖,因为患者在治疗期间,血糖调节能力受损,易出现血糖升高。对此,患者需重视,应密切监测血糖,保持良好生活习惯与心态,配合治疗。肺栓塞发生时,机体会迅速进入一种应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神经-内分泌系统会被激活,以应对这种威胁生命的状况。具体来说,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这些激素具有促使肝脏分解储存的糖原并转化为葡萄糖的作用,从而导致血糖浓度上升。此外,肺栓塞还可能引发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如白介素-6等也会对胰岛β细胞产生影响,进一步加剧血糖的波动。此外,肺栓塞患者在发病期间,由于病情严重且复杂,往往需要接受一系列的治疗措施。这些治疗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抗凝治疗、溶栓治疗等,都可能对患者的血糖水平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在应激状态下,患者的血糖调节能力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从而更容易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针对肺栓塞可能引起的血糖升高问题,患者和医生都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患者而言,在肺栓塞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同时,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促进病情的康复。肺栓塞的注意事项1、保持清淡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苹果、西红柿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导致腹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回流,进而增加肺栓塞风险。2、适度活动:在病情稳定后,建议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慢走、太极拳、瑜伽等,以不感到疲劳为宜,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再次形成。3、避免剧烈运动:应注意避免快速奔跑、跳跃等剧烈运动以及长时间久坐、久站,以免增加心肺负担或导致下肢血液回流不畅,引发血栓。
杨彬副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血糖高能吃什么
血糖高的人群在饮食选择上应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原则,合理搭配各类食物,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饮食推荐包括高纤维主食、优质蛋白质、低糖蔬菜和低糖水果四个方面。1、高纤维主食:粗粮如燕麦、荞麦、糙米等。燕麦富含膳食纤维,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平稳血糖。糙米相较于白米,保留了更多的营养成分,其消化吸收速度相对较慢,可使血糖上升较为缓慢。2、优质蛋白质:选择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和鱼类,如鸡胸肉、鱼肉等。这些食物热量相对较低,容易被人体消耗,不易导致血糖水平急剧升高。鱼类如三文鱼、鳕鱼等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Ω-3脂肪酸,对心脏健康有一定好处,同时不会引起血糖大幅波动。3、低糖蔬菜:低糖蔬菜如白菜、萝卜、西兰花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偏低,通常不会导致血糖水平迅速升高。烹饪时建议采用清炒、炖煮等健康方式,少油少盐,保持蔬菜的原汁原味。4、低糖水果:血糖高的人群可以选择猕猴桃、火龙果、柚子、草莓、樱桃等低糖类水果。这些水果不仅口感鲜美,还能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元素,对控糖也有一定的好处。对于血糖高的人群,除了合理选择食物外,还应注意控制进食量,避免过量进食,以免引起血糖水平波动过大。同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饮食调理,并结合适当的运动和药物治疗,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