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导致骨质疏松 怎么办

  在临床上,常常可以见到糖尿病患者同时存在骨质疏松症,据报道,约有1/2至2/3的糖尿病病人伴有骨密度减低,其中有近1/3的患者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治疗专家分析,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会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其危害性很大,不仅会让患者花费很多的金钱,而且致残致死率也很高。鉴于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危害性很严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治疗方式。

  下面是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方法:

  1.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

  有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尿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因此积极而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关键。

  2.科学食补充维生素C、D

  补充钙、镁、锌、维生素C维生素D,不仅可缓解低钙血症,还有助于改善糖耐量,减少岛素用量,维持骨的正常代谢。上述营养素缺乏时,不提倡药补,而宜采用食补,只要日常饮食中注意达到标准摄入量就能有效纠正。

  3.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良生活方式是引起和加重骨质疏松症主要危险因素。过量吸烟、大量饮酒、过量饮咖啡、水均能促使尿钙排泄增加,骨钙溶出,骨量降低,发生骨质疏松症。

  4.适量的运动

  积极适量运动,如慢跑、步、爬楼梯、打太极拳及其他负重锻炼,有助于增强骨骼,提高骨密度,以减少骨质疏松,防止骨折。此外,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还要特别注意防止跌倒,以免发生骨折。

  5.选择适当的治疗药物

  糖尿病治疗专家指出,一旦明确有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就应开始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有:

  钙剂,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本措施之一。常用的钙剂有:钙尔奇D、乐力钙、凯思立D、盖天力等,因其含钙量符合人体需求,而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所接受。碳酸钙含元素钙最高,不增加尿钙排泄,老年糖尿病患者有低酸分泌,在进食时服用吸收较好。服用钙剂有时可引起便秘,可分次服用。

  维生素D,有促进肠对钙和磷吸收的作用,因而有防治骨质疏松的疗效。目前钙剂内多含有一定量的活性维生素D3,如仍不足,可另加活性维生素D3 0.25~0.5微克/日,临床常用的有:罗盖全、萌格旺、法能等。

  雌激素,此类药物多用于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70岁以上患者不推荐使用。糖尿病患者在使用时应监测血糖、血压,注意其对糖代谢、血压的不良影响。临床用药有:利维爱、雷诺昔芬等。

  降钙素,除能提高骨密度,减少骨折发生率外,还有镇痛的效果。疗程多为3个月,每年可重复使用。临床采用密盖息喷或益盖宁皮下、肌内注射治疗。

  其他,如二膦酸盐、制剂等。

(实习编辑:李杏)

2010-12-03 02:24:00浏览5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