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降血糖 你需要“有的放矢”

  李先生今年40岁,患2型糖尿病已10年。多年来他很少到医院就诊,也一直没有接受正规治疗,血糖长期不达标,日积月累,现在已经悄然出现手脚麻木、视网膜病变蛋白尿糖尿病肾病等多种并发症,生活质量非常差。面对残酷的现实,李先生后悔不已。

  降“糖”,别忘“达标”

  “只要坚持治疗,血糖达不达标不重要。”生活中,许多糖尿病患者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虽然一直坚持治疗,但对血糖是否达标并不是很在意,对治疗效果也不大关心。这位李先生年纪不大却出现如此多的并发症,就是很典型的“反面教材”。

  很多时候做事坚持没有错,但是理智的坚持才是有意义的。如果血糖不达标,患者也不根据病情的发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即使一直坚持治疗,同样也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降“糖”,需灵活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治疗目标本身很简单,就是使血糖达标,但其治疗方法和手段较多。病程进展各阶段的不同特点,使得治疗方法或方案需要根据病情及时做出调整。

  血糖控制的标准是,70岁以下、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空腹血糖小于6.1,餐后血糖小于8.0,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大于70岁或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标准可适当放宽。

  很多患者错误地认为糖尿病治疗方案可以一成不变,结果导致血糖达标率很低,这种情况很常见。国内一项流病调查显示,只有11.5%的糖尿病患者能够达到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的目标。由于血糖不达标导致的并发症而产生的巨额医疗费用,已经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所以,如果发现血糖没有达标,患者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按照医嘱调整治疗方案或加强治疗力度。

  降“糖”,需知“三天”

  为了更好的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需要知道以下“三天”,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战胜病魔。

  昨天:即要了解自己的糖尿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是因为肥胖?还是由于有家族史或其他原因。要了解自己过去血糖的控制情况,是不是一直在遵照医嘱治疗,有没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够?

  今天:即要了解自己现在病情控制的情况如何,这一点最为关键。比如目前血糖控制情况怎么样?并发症是否已经出现?如果已经发生并发症,处于什么阶段?现在采取的治疗方案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能达到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及有利于对岛功能的保护?

  明天:要清楚的知道,如果血糖控制不好会导致哪些问题。要知道随着病情的进展,治疗方案可能及时需要调整。与医生积极沟通,了解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将来糖尿病的研究和治疗将会出现哪些新的进展,包括新的技术、新的治疗方法、药物和方案等。总之,只要重视治疗,控制好血糖,患了糖尿病,同样可以拥抱美好的明天!

(实习编辑:李杏)

2010-11-29 05:50:00浏览11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妊娠期溶血症可以治疗吗
妊娠期溶血症通常可以治疗,通过多样化的治疗手段干预,不仅能控制病情进展,还能有效保障母婴安全。对于病情较轻的妊娠期溶血症,药物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以Rh血型不合引发的溶血症为例,在孕期适时遵医嘱使用抗D人免疫球蛋白,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Rh阴性母亲分娩或流产Rh阳性胎儿时,胎儿红细胞中的Rh-D抗原可进入母体血液,与母体的免疫活性细胞反应,而引起异型免疫反应。抗D人免疫球蛋白能破坏进入母体血液的Rh-D抗原,抑制母体血液产生抗Rh(D)抗体,从而可预防Rh的异型免疫反应。当妊娠期溶血症病情严重时,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干预。比如胎儿水肿、严重贫血等情况,宫内输血手术可挽救胎儿生命。这一手术是通过超声引导,将合适的血液直接输注到胎儿腹腔或脐静脉内,纠正胎儿贫血,改善胎儿因严重溶血导致的缺氧状态,维持胎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此外,适时终止妊娠也是应对严重妊娠期溶血症的重要手段。当胎儿已接近足月,且继续妊娠对胎儿和孕妇的风险明显增加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剖宫产等方式,让胎儿脱离不良宫内环境,出生后再对新生儿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妊娠期溶血症,孕妇要重视产检,做好血型检查和抗体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诊断。同时,一旦确诊,要严格遵循医嘱,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以较大程度降低妊娠期溶血症对母婴的危害。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孕妇B族链球菌阳性是什么原因
孕妇B族链球菌(GBS)阳性的原因主要包括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涉及阴道菌群失调、卫生习惯不良。疾病因素包括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等。一、非疾病因素: 1、阴道菌群失调:孕妇由于激素水平变化,阴道内环境可能发生改变,导致正常菌群失衡,B族链球菌得以增殖。阴道菌群失调可能与饮食不当、压力过大或使用抗生素有关。通过调整饮食、减少压力及避免滥用抗生素,可帮助恢复阴道菌群平衡。 2、卫生习惯不良:不良的卫生习惯,如使用不洁卫生用品、不勤换内衣或不当的清洁方式,可能导致B族链球菌感染。建议孕妇注意个人卫生,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并定期更换内衣,以减少感染风险。 二、疾病因素: 1、糖尿病:糖尿病孕妇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和阴道内环境改变,增加B族链球菌感染的风险。治疗包括严格控制血糖、合理饮食及必要时使用胰岛素,以降低感染风险。 2、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或肾盂肾炎等,可能导致B族链球菌通过尿道进入生殖道,引起感染。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及多饮水,以促进细菌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B族链球菌阳性可能增加新生儿感染的风险,如败血症、肺炎或脑膜炎。因此,建议孕妇在孕35-37周进行GBS筛查,若结果为阳性,应在分娩期间接受抗生素预防治疗。通过合理治疗原发病、改善生活习惯及加强孕期监测,能够有效降低B族链球菌感染的风险,保障母婴健康。
颜炳柱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链球菌感染会传染给别人吗
链球菌感染是具有传染性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一旦被传染,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链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有多种传播途径。其中,空气飞沫传播是常见方式,当感染链球菌的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将带有链球菌的飞沫释放到空气中,周围的人如果吸入这些飞沫,就有可能被感染。比如在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像教室、医院候诊大厅等,这种传播风险会大大增加。另外,接触传播也不容忽视,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如痰液、鼻涕等,或者间接接触被链球菌污染的物品,像毛巾、餐具等,之后再接触自己的口、鼻、眼睛等黏膜部位,也容易引发感染。人群对链球菌普遍易感,不同人群感染后症状有所差异,也导致传播情况更复杂。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较弱,更容易感染链球菌,且感染后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疾病,如猩红热,患病儿童会成为传染源,在学校等场所传播病菌。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由于自身抵抗力差,一旦接触到链球菌,也很容易被感染,并且感染后恢复较慢,还可能出现并发症。为了预防链球菌感染及其传播,建议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物品后、饭前便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洁双手,减少病菌残留。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喷溅,若没有纸巾,也可用肘部遮挡,而不是用手。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病菌的浓度。
周博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链球菌引起的肺炎用什么药
链球菌引起的肺炎治疗用药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药物。这些药物需遵医嘱使用,以免引起不良伤害。1、青霉素类:青霉素V钾片是治疗链球菌肺炎的经典药物,对大多数链球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杀菌作用。阿莫西林也属于青霉素类,抗菌谱较广,口服吸收良好,对于轻度至中度的链球菌肺炎有较好疗效,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青霉素V钾片的患者。2、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对链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如头孢呋辛,属于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链球菌肺炎疗效显著,可用于病情稍重的患者。头孢曲松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其抗菌谱更广,适用于重症链球菌肺炎患者。3、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是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对肺炎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活性,尤其适用于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阿奇霉素不仅能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还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红霉素也是该类药物的代表,在临床应用时间较长,对链球菌肺炎有一定疗效。针对链球菌引起的肺炎,除合理用药外,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多喝水,以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出。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