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手册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治疗手册

糖尿病治疗 不只是降血糖

举报/反馈
2010-11-11 05:38:0039健康网社区

  糖尿病患者的病症表现是血糖指数升高,但这又只是表症,治疗时还是要从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入手。治疗糖尿病,可不只是降血糖这么简单。

  血糖升高病出有因

  糖尿病自古就有,中医称之为“消渴症”。我国最早的医术《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有记载:糖尿病人血糖偏高,典型症状表现为“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此外,除了“三多一少”的症状,唐朝名医甄立言还率先发现可以通过尿液气味辨别——消渴症患者的小便有甜味。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检查糖尿病就方便多了,抽血化验即可检查。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大部分由肝脏来制造,供给全身细胞,用来保证人体能量。如果空腹血糖指数高于6.1,且多次检测血糖指数均偏高即可断定为糖尿病。

  常见的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95%。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并不低,甚至还偏高,表现为机体对胰岛素不够敏感。

  血糖是人体能量的来源,每个细胞的运作都需要借用血糖做能量。赵世立解释,血糖要借助胰岛素的帮助,进入细胞,才能完成能量补充。细胞膜表面有胰岛素的受体,通过受体与胰岛素相结合,才能将血糖输入到细胞中。若胰脏发生供血、供不足,出现动脉硬化,就会导致不能正常制造胰岛素。胰岛素数量不足或效果差,血糖没有足够的胰岛素做媒介进入细胞,就会滞留在血液中,于是就出现了血液血糖含量升高的症状。

  在血液中的血糖出现盈余后,人体会自动启动储存机制。血糖升高,人体多余的血糖可转化为糖原,并储存起来。储存在肝脏的糖原叫“肝糖原”,储存在肌肉里的糖原叫“肌糖原”,这些糖原会在血糖不足时被取出了利用;多余的血糖还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到体内,在转化过程中同样会造成血糖升高。

  以上两种转化都需要靠肝肾等内脏功能合作完成,若是肝肾脾等内脏的功能下降,血糖的制造、利用或转化不正常都会引起血糖升高。

  避免进入治疗误区

  现代治疗糖尿病大多以降糖为方法,但降糖药只降低了高血糖的指数,却没有针对血糖升高的原因。尤其是对于2型糖尿病来讲,不是体内血糖的绝对值高,而是血糖的利用和转化出了问题。

  目前常用的降糖药有三种,一是分解血糖,排出体外;二是阻止血糖被人体吸收;三是控制肝脏制造血糖,从根源上控制血糖量;四是加强胰脏功能,制造出更多胰岛素,用以吸收血糖。赵世立表示,这些降糖药用于糖尿病患者身上,无疑是鞭打病牛、雪上加霜。

  单纯用药来降低血糖指数,只会造成机体缺糖,内脏器官随之会因缺糖而不能正常工作,本就受损的内脏器官功能再下降。同时,由于机体缺糖,人体会启动更强大的制造血糖机制。离开足够的血糖供应,人体就没有生存运转的能量,所以机体缺糖时会与降糖药对抗,制造更多血糖。

  如体内储存的肝糖原、肌糖原、脂肪、蛋白质都会转化成血糖应急供应,体内储存的能量倾囊而出转化为血糖,人就处于虚空状态。这就是糖尿病人消瘦、常常感到饿而多食的原因,也是糖尿病患者持续服药,血糖指数却越来越高的原因。

  不可忽视的并发症

  赵世立介绍,糖尿病本身不算可怕,但它引起的并发症却不容小觑。治疗糖尿病若只用降糖药,却没有针对病源,就会出现各类并发症。如:浑身瘙痒白内障底出血、玻璃体混浊,甚至失明。

  一是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血糖含量高,糖分的结晶在眼球的玻璃体沉淀,就会出现玻璃体混浊;还会出现眼底血管动脉硬化、出血,甚至失明。

  二是末梢神经炎。手指、脚趾有疼痛感,严重时患者腿脚皮肤破损,久不愈合、越烂越深,甚至造成*ace4cd2a477e591206def72d935289e9*而截肢。

  三是肾脏病变。长期血糖偏高会出现动脉硬化,于是人体就会应急将肾脏加入代谢功能。长期劳损肾脏就会引发糖尿病型肾病,甚至尿毒症

  四是心脏病变。糖尿病会引起心慌胸闷,是因为心肌细胞缺糖而引起,心肌细胞长期缺糖就会造成心肌细胞死亡,引发心脏衰竭。

  五是糖尿病型轻瘫。血糖过高,会引起肠胃的神经系统受损伤。

  六是肝硬化。降糖药的使用会加重肝脏负担或损伤肝脏,从而造成肝脏细胞缺糖,引起肝细胞死亡,出现肝硬化。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