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一项40年前瞻性随访研究表明,虽然儿童期发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呈现稳步改善的趋势,但依然面临着显著增加的死亡风险。
在美国糖尿病学会2010年年会上,TrevorJ.Orchard博士说,女性患者所面临的风险尤其高,其死亡风险比同处于宾夕法尼亚州某社区的非糖尿病女性高13倍。
但这项随访研究也提示,这类患者的生存率确实有所改善。30年后,在最早(1965~1969年)确诊的队列中,死亡率为22%。而在1970~1974年队列中,死亡率降至19%;在1975~1979年队列中,降至15%。
美国匹兹堡大学流行病学教授Orchard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认为这说明1型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质量有所提高,早期确诊使死亡率下降,近年来,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在下降。”
Orchard博士补充道:“许多患者以及公众都普遍认为,儿童期发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预期寿命较短。但这些研究数据有力地证明了这种状况正在快速改善,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只要能控制好血糖和其他危险因素,是完全可以获得与正常人一样的寿命的。”
Orchard博士报告了其同事匹兹堡大学博士生AaronSecrest收集到的数据。Secrest先生将阿利根尼县1型糖尿病登记库作为其分析的基础。这个登记库是规模最大的基于人群的1型糖尿病登记库之一。Orchard博士指出:“许多研究都曾将该登记库作为能够代表全美患者的队列来研究。”
这项分析共纳入了宾夕法尼亚州阿利根尼县的1,075名居民,这些居民均在1965~1979年被确诊患有儿童期发病的1型糖尿病。将该人群分为3个时间队列:其确诊时间分别为1965~1969年、1970~1974年和1975~1979年,每个时间段大约纳入了1/3的患者队列。总的来看,48%的患者为女性,93%为白种人;黑种人患者所占比例很小,这代表了美国总人口的人种分布情况。
截至2008年1月,登记在案的患者中共有19%(202例)死亡,这一死亡率比年龄和性别与之匹配的一般人群高出7倍。在死亡的202例患者中,95例是男性,107例是女性。
10年累积生存率为98%,20年为93%,30年为81%,40年为68%。Orchard博士说:“这说明在20世纪60年代被确诊为儿童期发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大约1/3会在确诊后40年内死亡。”
虽然在这个患者队列中,女性患者的死亡风险并非显著高于男性,但如果将糖尿病患者与当地的背景人群相比,则会发现“惊人的差异”。Orchard博士说:“与该县人口标准化死亡率相比,这个队列中女性患者的死亡率要高出13倍之多,而男性患者的死亡率只高出了5倍。”Orchard博士说,患者队列与社区人口之间的相对死亡率差异以及相对死亡率的性别差异都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种族也是影响生存曲线的显著因素之一。Orchard博士说:“我们发现黑种人患者的死亡率非常高,比如其30年生存率只有57%,而这在白种人患者中能达到83%。不过,和白种人一样,黑种人患者的标准化死亡比与当地人口非常接近,这说明在背景社区人口中,黑种人的死亡率也相对较高。”
在黑种人患者中共有32例死亡,这占到了黑种人队列的41%。黑种人队列中出现的所有死亡病例均与糖尿病直接相关。
Orchard博士说:“我们发现,鉴于黑种人患者的死亡率升高确实包括了糖尿病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因此这很可能与治疗的可及性和(或)是否能够坚持治疗相关。与背景人群相比,黑种人患者的死亡率并无显著差异,这说明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状况对所有疾病的转归都产生了影响。”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了这项研究。Orchard博士和Secrest先生都声明无相关经济利益冲突。
(实习编辑:陈占利)
主任医师
青岛市海慈医院 中医内分泌糖尿病科
主任医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糖尿病科
主治医师
郏县中医院 糖尿病科
黑龙江省中医院 糖尿病科
成都西南中医医院 糖尿病科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江都市江都镇利民南路7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黄塘路34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茂源南路1号
二级甲等 康复院 公立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公园南路108号
三级 专科医院 公立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环城南路108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西直门院区: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白塔寺院区: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