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不要一味追求能“去根”的降糖药

  有的患者甚至在血糖已获得良好控制的情况下,停止现阶段有效治疗,而去寻找“灵丹妙药”。殊不知,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的糖尿病综合疗法是人们与糖尿病长期斗争的智慧结晶,是经过严格证明、确实有效的方法。

  在临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虽坚持服用降糖药,但血糖控制并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总结了8个常见错误:

  第一,不控制饮食。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其目的是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以帮助其恢复功能。不控制饮食而想用多服降糖药来抵消,好比“鞭打病马”,是错误并且危险的。

  第二,根据自觉症状服药。血糖非常高,才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等典型糖尿病症状。不少患者因无明显不适,随意调节降糖药用量,导致血糖控制不力。

  第三,不定期复诊。有的患者不监测血糖、血脂和血压,不注意观察影响自己血糖、尿糖变化的因素,不总结自己的服药规律,而是人云亦云,跟风吃药。这是我国糖尿病患者较一些发达国家的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的主要原因。

  第四,该用胰岛素的时候不接受胰岛素治疗。

  第五,对口服降糖药的特点不了解。如一些磺脲类降糖药的药效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强,因此不能急于换药。并且,每种降糖药都有最大有效剂量。未用到最大有效剂量,不要早下结论。

  第六,觉得价格高的药就是好药。不存在哪种药更好的问题,科学的说法是哪一种降糖药更适合。对甲有效的药物不一定对乙也有效,甚至可能有害。

  第七,一味追求能“去根”的糖尿病特效药。有的患者甚至在血糖已获得良好控制的情况下,停止现阶段有效治疗,而去寻找“灵丹妙药”。殊不知,包括饮食、运动和药物的糖尿病综合疗法是人们与糖尿病长期斗争的智慧结晶,是经过严格证明、确实有效的方法。

  第八,盲目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有人认为,服药时间一长,就会损伤肝肾功能。实际上,降糖药剂量只要在药典规定的范围内,都是安全的。副作用仅见于个别患者,且副作用在停药后即消失,不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其实,高血糖未得到控制与服用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相比,前者的后果要严重得多。

  因此,广大患者应多咨询专科医生,努力学习知识,克服治疗的盲目性,才能真正把自己的健康管理好。

  相关阅读

  不良生活习惯提前诱发糖尿病

  专家解读:测量血糖也有讲究

  中西医治糖尿病是最佳的选择

  解读如何避免降糖药的副作用

  为您讲解糖尿病典型治疗方法

  相关专题

  糖尿病的教育与预防

  专家教你吃掉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健康讲堂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10-08-30 05:23:00浏览4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科普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二型降糖药哪种好
通常情况下,不存在二型降糖药哪种好的说法。二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磷酸西格列汀片、达格列净片、利拉鲁肽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1、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适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二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该药可与磺酰脲类、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合用,较单用一种药物更有益。2、阿卡波糖片阿卡波糖片属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降糖药,可延迟小肠对糖的吸收,使食物中的葡萄糖缓慢地进入大肠,从而减轻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的情况。3、磷酸西格列汀片磷酸西格列汀片属于DPP-4抑制剂类降糖药,通过抑制DPP-4的作用,增加肠道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4、达格列净片达格列净片是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类降糖药,主要是通过抑制肾小管管腔滤过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泄来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5、利拉鲁肽注射液利拉鲁肽注射液是一种GLP-1类似物,可用于成人2二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葡萄糖依赖性的方式,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抑制胰岛素的分泌来达到降糖的作用。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同时,患者在使用药物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不宜联用的降糖药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不宜联用的降糖药包括磺脲类降糖药、非磺脲类促泌剂、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双胍类等。1、磺脲类降糖药磺脲类降糖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降糖药物,其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而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如果患者联用磺脲类降糖药,容易导致体内的血糖水平出现较大的波动,不利于血糖的控制,严重时还可能会诱发低血糖的情况。2、非磺脲类促泌剂非磺脲类促泌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磺脲类降糖药,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磺脲类受体结合,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达到降糖的效果。但是,非磺脲类促泌剂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低血糖、体重增加等,如果联用非磺脲类促泌剂,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上述不适症状,还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3、噻唑烷二酮类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降糖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但是,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低血糖、体重增加等,如果联用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上述不适症状,还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4、胰岛素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如果患者联用胰岛素,可能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出现较大的波动,不利于血糖的控制,严重时还可能会诱发低血糖的情况。5、双胍类双胍类降糖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降糖药物,主要包括盐酸二甲双胍片、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等,此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肝糖原的输出,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由于双胍类降糖药的作用机制与磺脲类降糖药有所不同,因此,双胍类降糖药一般不宜与磺脲类降糖药联用,以免引起低血糖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在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停药并就医治疗。另外,患者在服药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