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做到“精细”调控血糖?

  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尤其是减少大血管病变的风险。因此,仅仅降糖是不够的,在降糖的同时还应给予患者调脂、降压、抗凝、减肥等综合治疗。

  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血糖的波动大比血糖的持续性增高对血管的危害更大。

  造成血糖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是餐后血糖的升高(医学上称之为“餐后血糖漂移”),餐后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明显大于稳定、持续的高血糖;另一个原因是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引发的低血糖。为了减少血管并发症,我们强调血糖达标,但血糖越接近理想的目标值,低血糖的阴影也越逼近我们。

  为了减少糖尿病并发症,我们更应该关注血糖的波动,尽可能减少餐后血糖的漂移和低血糖的发生,为此,近年提出了“精细调控血糖”。

  精细调控血糖,减少血糖波动的措施有:

  1.密切监测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除了餐后2小时血糖,还应酌情监测餐后半小时、1小时血糖),患者应自己配备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2.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用新型降糖药物,达到既能很好地控制餐后血糖又能减少低血糖风险的目的,如选用胰岛素类似物、新一代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的控释或缓释剂型、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等;

  3.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4.每种药物不要使用到最大量,提倡早期联合用药。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10-06-09 04:57:00浏览4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