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治愈2型糖尿病成为现实

  糖尿病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糖尿病是常见病,全球约有1.5亿人患有糖尿病,预计2025年将达3.24亿,其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2型糖尿病病友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却大打折扣,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病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此类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另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2型糖尿病的病因及特点

  2型糖尿病的病因与遗传因素、肥胖、年龄及生活方式有关。1.遗传:和一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例如:双胞胎中的一个患了1型糖尿病,另一个有40%的机会患上此病;但如果是2型糖尿病,则另一个就有70%的机会患上2型糖尿病。2.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遗传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二型糖尿病。身体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3.年龄:年龄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岁以后发病。高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也与年纪大的人容易超重有关。4.现代的生活方式:吃高热量的食物和运动量的减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认为这也是由于肥胖而引起的。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一样,在那些饮食和活动习惯均已“西化”的美籍亚裔和拉丁美商人中更为普遍。

  2型糖尿病的病机特点为胰岛素分泌迟缓和胰岛素抵抗所致的胰岛素相对不足。在遗传的基础上,由于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或亲和力下降,受体与胰岛素的结合下降以及胰岛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应激能力减弱等原因,发生胰岛素分泌迟缓、高峰后移以及胰岛素抵抗,致使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生理。

  2型糖尿病多发于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居多。其病情一般比较缓和、隐蔽、病程也较长、具有典型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2型糖尿病患者多有家庭史及个人肥胖史。2型糖尿病较1型糖尿病来说,它往往不需要依靠胰岛素来维持生命。

  胃转流手术(GBP)成为2型糖尿病的曙光

  糖尿病以内科治疗为主,包括饮食控制、运动与生活方式干预、口服各种降糖药物及注射胰岛素。虽然近年来证明严格控制高血糖可以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但很少能使血糖完全恢复正常。胰腺移植和胰岛细胞移植的方法因移植排异、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以及远期效果差、并发症、经济等诸多因素制约了其临床应用剂效果。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一些减肥手术可以治疗2型糖尿病(胃转流手术,GBP),可以减少糖尿病各种并发症,为2型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利用胃转流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在国外已经很普遍了。2型糖尿病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有:选择肥胖症并存有2型糖尿病的病人做GBP手术是明确的手术适应证。不肥胖的2型糖尿病病人也可以选择GBP治疗。术前检查中应明确,病人血清胰岛素和C肽值升高或在正常值,做GBP才适合。如果这2项指标降低,常提示胰岛功能不全或衰竭,应属1型糖尿病的诊断或是2型糖尿病的晚期转变成为一型糖尿病了,这些情况是GBP手术治疗糖尿病的禁忌证。经久不愈的皮肤感染、并存高血压等不是手术禁忌。在过去的临床资料中,这些并存症术后随着血糖的改善而治愈或明显缓解。

  胃转流手术适应症:①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胰岛功能处于代偿期(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值);③糖尿病病史<15年,年龄<65岁;④自愿接受GBP手术。胃转流手术禁忌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糖尿病晚期,胰岛功能衰竭者;②严重器质性疾病的,不能耐受手术者;③胃肠道功能紊乱,中重度糖尿病性胃轻瘫;④糖尿病病史>15年或年龄>65岁患有严重并发症者。

  成功开展了2型糖尿病治疗手术(GBP胃转流手术)

  我国目前已有部分医院开展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深圳百合医院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通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医院之一,从2008年11月开始已经治愈了近百名2型糖尿病患者,成功的开展了这项国内领先的技术。

  2型糖尿病根治术,最初是1982年,人们在手术治疗病态肥胖症时偶然发现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接受减肥手术后,体重显著减轻的同时血糖也快速恢复了正常,且不在需要采取任何降糖措施维持。Pories等率先对这一现象做了系统研究,经过胃转流手术的患者,长期随访中血糖、血清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恢复正常,同时发现与糖尿病有关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1998年,Scopinano等回顾接受胃转流手术的患者,术后均不再需服用降糖药,并且所有病人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恢复正常。张新国教授是国际上将此术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第一人,目前治疗国内外患者超过2000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10-05-19 04:53:00浏览38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邹燕敦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三甲
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的病因可能包括自身免疫、遗传、病毒感染、胰岛素缺乏和环境因素。由于两者病因不同,治疗方法和管理策略也有所区别。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评估和指导。 1.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对自身的组织、器官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导致胰岛β细胞受损。由于胰岛β细胞数量减少,无法正常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调节血糖水平,从而引发高血糖。建议患者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每天主食中粗粮可占三分之一左右,多吃蔬菜,如每天蔬菜摄入量不少于500克。 2.遗传 遗传是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一种特征,可能导致某些人更容易患上糖尿病。如果家族中有多个成员患有糖尿病,则个体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血糖检查,如每年进行一次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3.病毒感染 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后可能诱发胰岛炎,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进而影响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这会导致血糖升高,出现糖尿病的症状。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片、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等,可用于治疗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糖尿病,通常整粒用温水送服,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并遵循医嘱使用。 4.胰岛素缺乏 胰岛素缺乏可能是由于胰腺功能障碍或其他原因导致胰岛β细胞受损,使得胰岛素分泌不足。此时,身体无法有效地利用葡萄糖,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补充外源性胰岛素是治疗胰岛素缺乏型糖尿病的主要方法,例如使用短效或长效胰岛素注射液进行皮下注射。 5.环境因素 长期暴露于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食物环境中,可能会导致胰岛β细胞负担过重,加速其衰竭,最终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发糖尿病。建议减少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每天瘦肉不超过100克,鱼类100-150克。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水,以降低糖尿病风险。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儿童2型糖尿病最明显症状
儿童2型糖尿病最明显的症状这种说法不准确。儿童患有2型糖尿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皮肤瘙痒等症状,需要根据具体的症状表现进行针对性治疗。 1、多饮 如果儿童患有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会出现异常升高的情况,此时会导致体内的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刺激大脑中枢神经,儿童可能会出现多饮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儿童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让儿童摄入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等。 2、多尿 如果儿童患有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会出现异常升高的情况,此时会导致尿液当中的糖含量增加,从而引起尿频的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儿童使用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让儿童适当增加饮水量,避免身体脱水引起不适症状。 3、多食 如果儿童患有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会出现异常升高的情况,此时会导致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加快,也会导致身体的消耗过多,从而引起多食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儿童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4、体重下降 如果儿童患有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会出现异常升高的情况,此时会导致代谢紊乱,也会导致体内的脂肪分解增多,从而引起体重下降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儿童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控制儿童的饮食,避免进食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5、皮肤瘙痒 由于体内的血糖升高,会导致皮肤的营养物质不能够被身体吸收,从而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 除此之外,儿童2型糖尿病还可能会出现多汗、视力模糊、口干、恶心、腹痛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儿童到正规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是什么
1型糖尿病一般是指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区别在于发病原因不同、好发人群不同、临床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预后不同等。 1、发病原因不同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糖尿病。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导致体内血糖水平升高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2、好发人群不同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见于儿童、青少年,而2型糖尿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 3、临床症状不同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症状,而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食、体重肥胖等症状。 4、治疗方式不同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而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预后不同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预后较差。而2型糖尿病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并发症,预后较差。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要避免吃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2型糖尿病特效药有哪些
2型糖尿病患者的特效药主要包括二甲双胍片、格列本脲片、阿卡波糖片、达格列净片、利拉鲁肽注射液等药物。1、二甲双胍片二甲双胍片属于降糖类药物,主要成分为盐酸二甲双胍,可以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还可以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利用,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2、格列本脲片格列本脲片属于磺酰脲类降糖药物,主要成分是格列本脲,能够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3、阿卡波糖片阿卡波糖片属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降糖药物,主要成分是阿卡波糖,可以抑制小肠壁细胞刷状缘的α-葡萄糖苷酶,延缓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4、达格列净片达格列净片主要成分是达格列净,可以抑制肾小管管腔滤过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泄,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5、利拉鲁肽注射液利拉鲁肽注射液是一种长效的胰岛素增敏剂,可以通过葡萄糖依赖性的方式来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造成病情加重。同时患者还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一些低糖、低脂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