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携手”胆结石并非偶然

  王女士患糖尿病10多年,但血糖尚能控制。最近体检,发现她患有“胆囊多发结石”。王女士疑惑不解,糖尿病会引起结石吗?这是偶然巧合?还是有其他问题?其实——

  据报道,我国自然人群中胆囊结石发病率约为5%,女性患病比男性高出1倍。2型糖尿病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国内报告为28.7%~32.6%,其中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且糖尿病病程越长,胆囊结石发病率越高。

  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胆结石  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胆结石者比1型糖尿病多5.5倍。目前,糖尿病易诱发胆囊结石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脂肪代谢障碍。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缺陷,不能有效地抑制脂肪分解,且2型糖尿病患者又常常合并有肥胖、血脂紊乱和高胰岛素血症,最终造成肝内合成的胆固醇增加,胆汁中的胆固醇、胆汁酸与磷脂含量比例失调,胆固醇处于饱和状态,加上水溶性差,则容易形成结石。

  ☆内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微血管病变。这些病变可使胆囊收缩功能降低、充盈功能异常,造成胆囊排空延迟、胆汁流出不畅,从而容易发生胆汁淤积,易形成结石。  糖尿病合并胆结石的表现

  众所周知,一般胆结石发作时,可出现胆绞痛,表现为上腹部或右上腹剧痛并放射至右肩背部,同时有恶心呕吐,若伴发胆囊炎或胰腺炎时,则有畏寒发热

  但糖尿病患者并发胆结石,绝大多数人(约81.25%)无症状。有些较严重的患者因结石堵塞胆囊管和胆管,可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表现,甚至引起胆囊坏死、穿孔。

  糖尿病病程长、血糖控制不良及高龄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或肥胖者,应当警惕胆结石,最好每年做1次肝胆B超,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糖尿病合并胆结石的防治  ☆有效控制血糖。此举是治疗的首要措施。

  ☆控制饮食。严格限制脂肪摄入,禁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忌刺激性强的食物,多饮水。  ☆戒烟戒酒、适当活动和体育锻炼。

  ☆调脂药物。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者要积极进行调脂治疗。  ☆利胆药物。鹅去氧胆酸、熊去胆酸对胆固醇结石有一定的疗效,也可选择中药。若合并急性胆囊炎时,还要进行抗炎及解痉镇痛治疗。

  ☆手术治疗。如果结石很小,无不适感,可不手术。但若胆结石频繁发作,甚至引起发烧、严重腹痛的急性胆囊炎,则必须手术。

  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胆结石所带来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5倍,不要因为自己是糖尿病患者就惧怕手术治疗,如果不手术,则会带来更多的并发症,以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开展的腹腔镜手术是一种不剖腹、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较安全的方法。手术前后应采用胰岛素治疗,加强血糖监测,确保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

(实习编辑:黄丽芳)

2010-05-02 15:03:00浏览5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毅飞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男孩一天吃五六餐,会得糖尿病吗
男孩一天吃五六餐是否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只是偶尔出现这种情况,并且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则一般不会导致糖尿病。但如果长期如此,则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由于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饮食的耐受性也有所不同。有些人在短时间内进食过多的食物后会出现饱胀感和恶心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从而被迫停止进食。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吃完所有的食物。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剧烈运动、呕吐或腹泻等情况下的多食也可能是一种生理反应,而不是病理状态的表现。因此,如果只是偶尔一次出现这种现象,并且没有其他异常情况发生,通常不会引起糖尿病。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并且伴有其他症状,比如口渴、多尿、体重下降等,则有可能是糖尿病前期的表现。因为长时间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失调,进而引发血糖升高,最终发展为糖尿病。另外,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因素也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安排饮食,避免暴饮暴食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要注意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能够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健康。
方晓茹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糖尿病吃什么油炒菜好
糖尿病患者宜选用植物油炒菜,一般用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芝麻油等炒菜比较好。 1、花生油 花生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还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从而起到预防高血脂症的作用。 2、玉米油 玉米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比较高,而且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亚油酸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有利于身体健康。 3、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皮肤衰老。而且葵花籽油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3和维生素B5,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4、大豆油 大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比较高,而且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适量食用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大豆油中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维生素B12,可以辅助改善记忆力下降的情况。 5、芝麻油 芝麻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适量食用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还可以润肠通便,有利于身体健康。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不宜吃甜食。此外,建议患者每天进行血糖监测,如果血糖出现异常,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听力减退怎么回事,怎么办
糖尿病听力减退多考虑是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的,也可能是神经性耳聋、中耳炎、梅尼埃病、糖尿病肾病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长期血糖控制不佳 如果存在糖尿病,未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物,可能会导致体内血糖持续升高,从而出现听力下降、视力模糊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合理膳食,避免吃高糖食物。 2、神经性耳聋 若是存在神经性耳聋,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甲钴胺胶囊、维生素B1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3、中耳炎 如果耳朵受到细菌感染诱发炎症,会出现耳痛、耳道流水、听力下降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头孢拉定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4、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听力下降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西泮片、苯海拉明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5、糖尿病肾病 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导致肾脏功能受到损伤,会出现蛋白尿、身体水肿等情况,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视力模糊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氯沙坦钾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过度紧张。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