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与心脏血管病变

糖尿病会造成血管硬化,进而导致种种心脏、血管疾病。其严重性由下列数据不难了解。
1.糖尿病在20岁前发病者,其中约四分之一日后死于心脏病
2.糖尿病人罹患心脏病的机会约为一般人的三倍。
3.糖尿病人罹患狹心症的机会约为一般人的二-五倍。
4.糖尿病相关的死亡中,70%牵涉到心脏问题。
5.糖尿病人罹患中风的机会约为一般人的2-4倍。
6.因下肢动脉阻塞而须截肢者,约1/2缘于糖尿病。
7.糖尿病人60-65%有高血压。
  
  糖尿病所影响的不只是糖的代谢,脂质的代谢也有问题。糖尿病会使得脂蛋白脂解酶活性降低,于是甘油三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减少,进一步加速动脉硬化。另一方面低密度脂蛋白的量虽然增加不多,由于血糖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內的胆固醇与葡萄糖化合之后,较易为白血球所吞噬,使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上。
2型糖尿病的根本问题不在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在于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即"胰岛素抗性")。身体对胰岛素抗性的代偿作用,即是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于是血中胰岛素浓度升高。胰岛素会刺激血管內膜下面的细胞增生,加速动脉阻塞。因此,目前对糖尿病的治疗巳不再是一味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或注射胰岛素,而是兼用增进细胞对胰岛素反应性的药物,期能减低血中胰岛素含量,以降低血管硬化的速度。

  对糖尿病患在心脏/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谨提供下列几点以供参考:
1. 积极控制血糖确可减少心脏/血管疾病,但应留意避免造成低血糖症。
2. 运动可降低血脂肪、改善高血压、增进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性,应努力从事。
3. 减肥亦有上述效果,尤其是腹部肥胖者更须留意。
4. 使用药物治疗糖尿病时,不妨咨询医生使用增进细胞对胰岛素反应性之类药物的可行性。
5. 有些降血脂药物对血糖、三酸甘油脂有负面影响,因此使用降血脂药物时应咨询医生。
6. 有些降血压药物亦会影响血糖及脂质的代谢,非不得已避免使用。
2007-09-11 15:04:00浏览8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俊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脏微血管病变怎么回事怎么办
心脏微血管病变可能与糖尿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原因有关,患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针对性的治疗。 1、糖尿病 如果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可能会导致出现上述现象,从而引起心脏功能异常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式进行治疗。 2、高血压 高血压主要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范围的情况。由于血压升高,可能会导致心脏出现上述现象,从而引起心脏功能异常。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螺内酯等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缓解不适症状。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等药物进行治疗。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是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引起的心脏病,可能与长期吸烟、不健康饮食等因素有关。临床上一般会引起心脏微循环障碍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胸闷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4、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主要是心脏激动的起源或传导异常所引起的心脏疾病,可能与运动、情绪激动等因素有关。临床上一般会引起心脏出现上述现象,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普萘洛尔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导管射频消融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5、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主要是心肌炎症损伤、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变等原因所引起的心脏疾病。心力衰竭可能会导致心脏的收缩功能下降,从而引起上述情况,患者可能会表现为气促、胸闷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去乙酰毛花苷、地高辛等强心剂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如有以上疾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怎么回事,怎么办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多考虑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引起的,也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不良的饮食习惯 若是患者日常生活中经常吃高糖、高脂肪食物,可能会加重病情,容易诱发上述情况。患者可改变不良的饮食结构,适量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高糖、高脂肪食物。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病情加重,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使冠状动脉的管腔变得狭窄,从而引起大血管病变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 3、高脂血症 患者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血脂升高,使血液粘稠度增加,从而引起大血管病变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辛伐他汀片、洛伐他汀片等药物进行降血脂治疗。 4、高血压 若患者未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能会使血压持续升高,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也会增大,从而引起大血管病变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进行治疗。 5、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使肾小球内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引起大血管病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卡托普利片、贝那普利片等药物进行降压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引起的大血管病变一般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夹层、外周动脉疾病等。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或功能缺陷所引起。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绞痛、呼吸急促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2、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是指脑动脉的管壁因脂类物质沉积和内膜受损,导致血管管腔变窄、脑供血不足,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钙等药物进行治疗。3、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指下肢动脉的管壁因脂类物质沉积和内膜受损,导致血管管腔变窄、脑供血不足,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4、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膜撕裂,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分离状态,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部剧烈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艾司洛尔等药物进行治疗。5、外周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是指发生在外周动脉的疾病,常见的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上肢动脉粥样硬化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引起的毛细血管病变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糖尿病引起的毛细血管病变一般是指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是由于糖尿病导致微血管病变、糖代谢紊乱、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堆积、高血糖导致视网膜微血管受损、血脂紊乱的原因引起的。1、糖尿病导致微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础,主要是由于长期的糖尿病导致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管内的血液成分渗出到视网膜组织内,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进行治疗,如雷珠单抗、贝伐单抗等。2、糖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会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是由于长期的糖代谢紊乱导致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堆积、高血糖导致视网膜微血管受损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同时还可以遵医嘱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羟苯磺酸钙、银杏提取物等。3、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堆积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堆积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原因,糖基化终末产物主要来自血液中的脂质,其中包括蛋白质、糖、甘油三酯等,这些物质的堆积会导致血液黏度增加,损伤视网膜内皮,从而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贝前列素钠片、甲磺酸酚妥拉明片等。4、高血糖导致视网膜微血管受损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视网膜微血管受损,引起视网膜缺血,长期的缺血会导致视网膜的新生血管形成,形成新生血管以后会导致牵拉性的视网膜脱离,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格列喹酮、格列齐特等药物进行治疗。5、血脂紊乱血脂紊乱也会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是由于长期的血脂紊乱会导致眼部的微血管受损,引起视网膜的新生血管形成,从而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应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合理膳食,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等,以免导致血糖升高,加重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