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心情不好?小心糖尿不易控

王文英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中医医院 三级甲等

  指导医师:广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 王文英副主任医师

  案例

  80岁的陈爷爷患糖尿病10多年了,间断服用各类降糖药物,空腹血糖波动在6-10mmol/L之间,早餐后血糖波动在11-15mmol/L之间。因某次去看门诊,医生错收了血糖检查费用而与医生发生争吵。此后三个月,患者患者虽然坚持服药,但血糖居高不下,空腹血糖波动在10-13mmol/L之间,早餐后血糖波动在17-26mmol/L之间。

心情不好?小心糖尿不易控

  专家分析:

  广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王文英副主任分析:这位患者每次看病都是找那位收错费的医生,而每次就诊时他都情绪激动,耿耿于怀,心情总是不舒畅,并且几乎每周都到医院找领导反映情况,甚至还写了张“上诉书”想打医疗官司。而换了另外一位医生后,开处原来的药物和剂量,再加用了心理疗法,患者血糖便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空腹血糖波动在7.1mmol/L以下,早餐后血糖波动在12.3mmol/L以下。

  因此,王主任提醒各位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多因素所引起的复杂的心身疾病,必须进行综合治疗,即所谓心身并治,才能较好的控制血糖和防治并发症。

  心理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随着心身医学的发展及对糖尿病人的大量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人往往会因精神紧张、焦急激动、发怒恐惧或忧虑绝望而使病情加重甚至发生酮症酸中毒。心理因素对糖尿病发生及发展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只有心身并治,方能较好的把血糖控制在理想的水平。

  糖尿病患者易出现的心理障碍: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须长期服药,很多患者会出现心理障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障碍与年龄、病程等因素密切相关,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行动畏缩、依赖心理较强是儿童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情绪低落、力不从心是中年患者常见的心理障碍;老年患者多表现为急躁易怒,难以接受他人为其安排的治疗及护理,甚至有自杀行为

  案例:

  去年6月,某三甲医院就有一位78岁的女性糖尿病并糖尿病足患者跳楼自杀,就是因为糖尿病困扰阿婆20多年,使其出现了情绪低落、轻生自杀的心理障碍,没有得到及时的心理治疗。

  不良心理因素影响糖尿病控制的原因:

  现代医学认为,在不良的精神神经因素刺激下,机体会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刺激大量分泌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拮抗胰岛素分泌的激素,导致胰岛素不足而使血糖升高,甚至加速脂肪的分解,血液中脂肪酸大量增多,导致酮症酸中毒。

  精神神经因素也可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诱发和加重糖尿病病情。中医学认为阴虚燥热是消渴病的本质,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致气机郁结,郁久化火,火灼津液,阴液亏虚,则发为消渴。

  心身并治 控制血糖

  糖尿病是多因素所引起的复杂的心身疾病,不是单一的心理疾病或躯体疾病,必须进行综合治疗,即所谓心身并治,主要是指医生运用一些心理治疗方法来调节患者的精神活动状态,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水平,发挥其自身主观能动性,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配合饮食、运动、药物、胰岛素等糖尿病的其他治疗方法,以达到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的治疗目的。医生会充分掌握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使心理治疗做到因人而异,针对性强。糖尿病患者也应保持思想乐观,情绪稳定,配合医生把血糖控制好。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实习编辑:凌喆)

2010-04-11 04:34:00浏览2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陈礼全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心情不好大姨妈量少怎么办
大姨妈指月经,心情不好、月经量少可以通过避免长时间熬夜、调整情绪、调整饮食、适当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等方式来调理改善。 1、避免长时间熬夜 女性长时间熬夜会引起内分泌紊乱,会影响情绪,还会影响月经。女性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熬夜。 2、调整情绪 如果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较大的状态,容易影响体内激素水平,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应及时调整自身的情绪,可以多听一些舒缓心情的音乐,或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必要时可找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辅导,有利于缓解症状。 3、调整饮食 患者还要合理调整饮食习惯,适当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瘦肉等,同时也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香蕉、黄瓜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改善月经量少的情况。 4、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能够使月经血更加通畅地排出体外,减少因月经血排出不畅而引起的月经量少、痛经症状。建议患者在月经期间可以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游泳、散步等。 5、药物治疗 如果以上症状比较严重,并伴随着乏力,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益气养血口服液、乌鸡白凤丸等药物进行治疗。此外,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 除此之外,患者在月经期间还需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勤换内裤,以免引起感染的情况。若上述方式无法得到有效改善,患者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心情不好手臂就感觉发麻
心情不好手臂就感觉发麻,多考虑是精神压力大引起的,也可能是植物神经紊乱、心脏神经症、脑供血不足、脑梗死等原因导致的,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改善。1、精神压力大长期精神压力大,可能会导致大脑过度疲劳,出现心慌、胸闷、手臂发麻等症状。建议患者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谷维素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治疗。2、植物神经紊乱该疾病是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可能会出现胸闷、心慌、肢体发麻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甲钴胺胶囊、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同时,可以通过按摩、推拿等方式改善。3、心脏神经症心脏神经症的发病原因包括精神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发病后会导致心血管功能紊乱,使患者出现心悸、心前区疼痛、手臂发麻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普萘洛尔片等药物治疗。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4、脑供血不足如果长期精神压力大,可能会导致大脑动脉循环障碍,脑部供血、供氧不足,从而出现头晕、心慌、手臂发麻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肠溶胶囊、尼莫地平片等药物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5、脑梗死如果长期大量吸烟、大量饮酒,可能会导致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狭窄,从而引起脑梗死,出现肢体麻木、头晕、心慌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阿司匹林肠溶胶囊、氯吡格雷片等药物治疗。必要情况下,可以通过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改善。如果通过上述方法,个人病情无法改善,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