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友 请放下心中的包袱

糖友 别被疾病


  心理治疗是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综合策略的内容之一。本期我们挑选了两位糖尿病患者的案例,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亚健康科主任彭玉清进行讲解,旨在帮助病友分析心理状况,对症下药。

  病例1:产后抑郁

  患者自述:自从怀孕被告知血糖高,特别是生了孩子依旧血糖高以来,我的心里就从来没有快乐过,甚至从来没有平静过。我不知道,病情的迅速发展是否跟我抑郁绝望的心理有关,反正这10个月的时间,我从基本没有症状很快发展到症状明显,血糖就像猛兽一样,我越害怕,它越肆无忌惮,穷追不舍。本来我就是个不怎么运动的人,心情一不好,我更是自暴自弃,天天坐在电脑前搜集糖尿病的资料,所有的消息都是悲观的。才30多岁,我不知道我还能活几年。我希望自己能尽快走出这段阴影,让时间帮我平静,或者让我麻木。

  专家点评:①从症状来看,这位患者可能是妊娠糖尿病导致产后抑郁。首先她一定要对糖尿病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把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很多症状会随着血糖的控制获得改善。因此,病人没必要有这么重的心理负担。②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有些人的病情在产后是会恢复的,只要糖尿病控制得好,完全可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③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高,往往会出现焦虑。长期的焦虑会影响血糖的控制,造成恶性循环。

  专家建议:病人要尽可能地放松心情。对于这位病人的忧郁症表现,应该做一下心理疏导,并配合一些药物和营养方面的调理。

  病例2:青少年糖尿病

  患者自述:我是高三时得的这个病,当时家人和自己都很害怕,因为还不了解这个病。那时我经常去医院检查身体,但还是不能维持血糖正常。自己也慢慢变得懦弱、孤僻了。上大学刚读了一个学期,家人就不想让我再念书了。当时我在学校,没有人管我。我就更加放肆,不准时吃饭,经常不吃药。结果有一次因为酮症酸中毒进了医院。经过这次,我的家人就不允许我再上学了。这几年来,自己也找过很多份工作,但是没有一份是觉得合适的。尝试过创业,也因为某种原因失败了。时而工作时而失业的生活状态,让我感到很颓废,也找不到人生目标,觉得自己快与社会脱节了。我该往哪里走?

  专家点评:这个病人很早就查出糖尿病,但一直没有得到正确的糖尿病教育,因此他对糖尿病的认识非常欠缺。而且,病人自身的控制和治疗也不到位,缺少系统性的糖尿病管理。本来青少年的抗压能力就相对较弱,对糖尿病存在恐惧的心理,内心很孤单,缺乏安全感,以至于最后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念头,用对抗的做法来向家长示威,其实是希望得到他们的重视。

  专家建议:病人要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不能处于无所适从的状态,这样病人才会拥有自信。通过采取正确的治疗办法,患者的病情可以得到改善。病人自己也会明白,糖尿病不是无法战胜的,正确的治疗可以控制自己的病情,也能让自己拥有高质量的生活。病人心情的改善也会促进糖尿病的治疗。

(实习编辑:李杏)

2010-03-19 05:50:00浏览9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