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医专家谈糖尿病并发症防治

  糖尿病足或肢端坏疽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而糖尿病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与合并感染又是糖尿病足的常见原因。据统计,1992年中国因糖尿病足住院的患者占糖尿病住院人数的12.4%,其中截肢率为7.3%。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使患肢的创面愈合率达到87.6%,截肢率降为1.7%,免除了许多糖尿病患者的截肢之苦。

     糖尿病足的临床分级

  0级:皮肤无开放性病灶。表现为肢端供血不足,颜色紫绀或苍白,肢端发凉、麻木、感觉迟钝或丧失。肢端刺痛或灼痛,常伴有足趾或足的畸形等。

中医专家谈糖尿病并发症防治

  一级:肢端皮肤有开放性病灶。水疱、血疱、鸡眼或胼胝,冻伤或烫伤及其他皮肤损伤所引起的浅表溃疡,但病灶尚未波及深部组织。

  二级:感染病灶已侵犯深部肌肉组织。常有轻度蜂窝组织炎,多发性脓灶及窦道形成,或感染沿肌间隙扩大,造成足底、足背贯通性溃疡或坏疽,脓性分泌物较多,足或指趾皮肤灶性干性坏疽,但肌腱韧带尚无破坏。

  三级:肌腱韧带组织破坏。蜂窝组织炎融合形成大脓腔,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增多,足或少数足趾干性坏疽,但骨质破坏尚不明显。

  四级:严重感染已造成骨质破坏,骨髓炎,骨关节破坏或已形成假关节,部分足趾或部分手足发生湿性或干性严重坏疽或坏死。

  五级:足的大部或全部感染或缺血,导致严重的湿性或干性坏疽,肢端变黑,尸干常波及踝关节及小腿。

     糖尿病足的分级处理

  临床上,根据糖尿病足的不同病程,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可以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

  糖尿病足一级的处理:内服药: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可选用丹参、川芎、赤芍、当归、银花、连翘等。

  局部处理:若肢端供血尚好,创面较小,应尽早逐渐清除溃烂组织,有利于溃疡愈合。若下肢供血不足,并发症较多,应选用胰岛素和抗生素积极控制糖尿病及感染,待肢端供血得到改善,再做清创处理,并给予活血化瘀,去腐生肌药物外敷。若有水疱、血疱,应在严格消毒条件下,选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容物抽出,使其干瘪,并涂以2.5%碘酒预防感染。若有鸡眼、胼胝,应做部分或全部切除,涂以生肌散、生肌膏或表皮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

  糖尿病足二级的处理:内服药:在严格控制糖尿病及感染情况下,可静脉点滴川芎嗪、丹参、血栓通注射液等活血化瘀中药,改善肢端血液循环,同时内服以活血通络,解毒化湿为主的中药,可选用丹参、赤芍、当归、地龙、银花、蒲公英、赤小豆等。

  局部处理:局部红肿者,可涂中药黄连、黄柏、马齿苋、大黄湿敷,以消炎祛肿。已形成脓肿者,应切开排脓引流,保持引流畅通,但避免挤压或过分冲洗,以免感染沿肌间隙蔓延扩大。若出现较多的坏死组织,采用蚕食的方法逐渐清除。可在坏疽创面贴敷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的中药粉,以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糖尿病足三级的处理:内服药:在积极控制血糖及感染的情况下,可内服清热凉血、解毒利湿的中药,可选用银花、连翘、黄芩、丹皮、马齿苋、黄柏、苍术、薏苡仁等。

  局部处理:对局部脓肿应及早切开排脓;对口小腔大的坏疽应扩大切口,保持引流通畅;对局灶性或少数足趾干性坏疽,在与健康组织分界清楚后,手术清除;局部创面比较清洁红润者,可用生肌玉红膏,但局部仍需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糖尿病足四级的处理:内服药:该级坏疽严重,应选用有效抗生素静脉点滴,如加大抗感染力度,并加大活血化瘀、改善循环与微循环的药物,积极控制心肾脑及其他急慢性并发症。中药应辨证论治:热毒重应加强清热解毒,湿热重应清热利湿,血脉阻滞应加大活血化瘀作用,创面新鲜,久不愈合应益气养血促进创面愈合。

  局部处理:对疑有厌氧菌感染或窦道较深,脓性分泌物较多者,局部可敞开创面,高压氧舱或红外线照射。干性坏疽处理:干性坏死与健康组织分界清楚后,可自足趾基底切除。如足背足底发生部分干性坏疽,可将坏死足趾连同跖骨部分截除;多个足趾坏疽并波及跖骨坏死,可做跖骨部分截除;对骨质破坏感染者,除积极抗感染外,在清创时应对已失去生命力,脱离骨膜的死骨加以清除。

  糖尿病足五级的处理:该级是极重度坏疽,应在严格控制血糖、感染的情况下,做截肢手术治疗。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

  尽管糖尿病足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残疾的原因,然而只要患者做到以下几方面,糖尿病足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积极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高血糖,使血糖接近正常;严格控制高脂血症,少吃胆固醇及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积极治疗高血压;坚持每日运动,维持正常体重;绝对禁止吸烟;若有血管阻塞应设法祛除。积极预防危险因素:1)每天检查足部,若发现水疱、皮裂、磨伤、鸡眼、胼胝、足癣、甲沟炎等应及时处理及治疗。2)保持足部卫生,每晚用温水(不超过40℃)及软性肥皂洗脚,用柔软吸水力强的毛巾擦干脚趾缝,涂上润肤膏。3)鞋应宽大、舒适、合脚,使足趾在鞋内完全伸直,并稍可活动,鞋的透气性要好,以皮鞋、布鞋为好;袜子要软,合脚,袜子尖部不要过紧,不穿松紧口袜子,不穿有洞或修补不平的袜子,提倡穿棉线袜。汗多者应在鞋里及袜子中放少许滑石粉,袜子要勤换洗。4)避免肢端皮肤受损,即使轻微损伤也可导致严重坏疽。5)不要赤脚行走,不要光脚穿鞋,不贴有损皮肤的胶布,严禁使用强烈的清毒药,剪脚趾甲不宜剪得太短,应与脚趾相齐,以免损伤导致足部感染。每天按摩足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预防糖尿病足十分有益。

2007-08-22 20:24:00浏览5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妊娠糖尿病一般什么人会得
妊娠糖尿病一般指的是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一般会在孕妇中得,通常是与妊娠前超重和肥胖、孕期体力活动减少、胰岛素抵抗增加、激素影响等因素有关。1、妊娠前超重和肥胖妊娠前超重和肥胖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孕妇在妊娠前超重和肥胖,可能会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从而引起妊娠期糖尿病。建议孕妇在妊娠前合理控制体重,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减轻体重,改善妊娠期糖尿病的情况。2、孕期体力活动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还与孕期体力活动减少有关。孕妇在妊娠期间体力活动明显减少,可能会导致能量消耗减少,从而引起妊娠期糖尿病。建议孕妇在妊娠期间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妊娠期糖尿病的情况。3、胰岛素抵抗增加如果孕妇存在胰岛素抵抗增加的情况,会导致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从而引起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孕妇还可以通过适当运动进行治疗,如慢跑、游泳等。4、激素影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还可能与孕妇体内的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如胎盘分泌的一些激素会导致孕妇的血糖水平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妊娠期糖尿病。建议孕妇在妊娠期间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等,以免导致血糖升高,不利于控制病情。5、其他如果孕妇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家族遗传、高龄妊娠等情况,也可能会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建议孕妇及时就医,可以通过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等方式明确诊断。如果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建议孕妇在饮食上避免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等,以免导致血糖升高,不利于控制病情。同时,孕妇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妊娠糖尿病自测血糖标准
妊娠糖尿病一般指的是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自测血糖标准可以通过空腹血糖、餐后1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随机血糖等方式进行判断。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的糖耐量减退的女性,在妊娠期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1、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后,早餐前采集的血浆检测出的血糖值,其正常值通常在3.9-5.3mmol/L之间。2、餐后1小时血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进食后1小时进行血糖监测,其正常值一般不超过10.0mmol/L。3、餐后2小时血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进食后2小时进行血糖监测,其正常值一般不超过6.7mmol/L。4、随机血糖随机血糖是指在一天中任何时间段的血糖水平,一般不需要患者在特定的时间段进行检测,但需要注意的是,随机血糖的正常范围一般不超过11.1mmol/L。5、其他如果患者出现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还可以根据体重指数、腰围等指标,评估是否存在肥胖、超重的情况。如果出现肥胖的情况,患者可以通过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等方式进行改善。如果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建议患者在日常饮食上不要暴饮暴食,不要进食过多油腻以及糖分含量过高的食物,可以选择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物。如果症状严重,建议孕妇在医生指导下采用胰岛素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