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冬季气温下降糖友谨防中风

  一股冷空气南下影响广东,气温将有所下降。专家提醒,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和糖尿病患者须提防发生脑中风

  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脑血管病专科崔杰强医生介绍,中风的诱发因素贯穿于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当中,如气候变化、情绪激动、用力过猛、饮食不节等。其中,外界气候的变化与中风的发生密切相关,恶劣的天气可以使人体的血管调节功能发生紊乱。气温骤降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寒冷还会使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含量增多,引起脑血栓形成。此外,秋冬季天气干燥,人体中的水分相对不足,血液浓缩,黏稠度增加,容易引起血栓形成。临床统计显示,温度越低,血压越高,脑梗塞脑出血的发病率越高。秋冬季节,气候变化多端,中老年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差,感觉迟钝,故中风的发生率较平时增多50%。因此,秋冬季节加强防寒保暖,并合理调节生活饮食起居,做好自我预防保健工作,是预防急性中风的关键。

  荔湾区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冯森坚指出,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和糖尿病是公认的引起中风的四大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人中,血压越高发生中风的机会越大,高血压病人发生中风的几率是血压正常人的6倍,大约80%的脑出血病人是由高血压引起的。

  血脂增高则是第二个发病的危险因素,血脂增高一方面使得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供应脑的血液量减少,另一方面可加重主动脉硬化的程度。所以,动脉硬化的人群中,以发生脑梗塞的多见。

  糖尿病病人血液内糖含量增多也会使得血黏度和凝固性增高,易致脑血栓形成。资料表明,糖尿病病人患中风的年龄较正常人提早10年,发病人数比血糖正常的人高2-4倍。中风的其它危险因素还有很多,与年龄、生活习惯等都有关系,如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中风的危险。预防中风,以下几点最为重要———

  1.保持足够睡眠。睡眠是恢复和修正人体功能的主要途径,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主要方法。因此,每日要保持8小时的睡眠,保证身心健康。

  2.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被,预防感冒

  3.适量的运动。运动有助于气血流通,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运动形式有多种,如太极拳、保健操等,其中最简便易行的是散步。一般每次15分钟左右,每日2~3次即可。运动过程,如出现异常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等,要立即停止运动。

  4.精神调节:紧张、忧愁、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变,极易诱发或加重病情。因此,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尤为重要。

  5.适量饮水:老年人大多对口渴不敏感,而体内的血液循环差,血液黏稠度高极易诱发脑缺血。因此,要养成适当饮水的习惯,特别在早上起床及白天进行各种活动后,要注意饮水,保证血液中水分含量的相对平衡状态。

(实习编辑:李杏)

2009-11-25 05:41:00浏览9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