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及心理误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代谢性疾病日趋增多,其中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由1980年的0.67%迅速上升到1994年的2.51%,至1996年增至3.21%,15年间上升4~5倍,现有糖尿病患者约3千万左右]。糖尿病患病率的快速增长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使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我科采用心理评定量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2004年8~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100例糖尿病患者,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30~72岁,平均53.9岁。糖尿病病程3个月~15年,平均9.3年,均符合1999年 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3],其中合并高血压43例,冠心病36例,糖尿病末梢神经炎18例,糖尿病肾病13例,接受过糖尿病健康教育者34例。

  1.2方法运用SCL90[2]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量表包括9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根据症状轻重程度分为没有(1分)、很轻(2分)、中等(3分)、偏重(4分)、严重(5分)。100例患者按是否合并心脑血管、肾、神经病变等分为单纯糖尿病组(n=26)和合并糖尿病并发症组(n=74);按是否接受过糖尿病教育分为糖尿病教育组和未接受糖尿病教育组,并对各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分析。

  1.3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国内常模[2]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100例糖尿病患者SCL90因子中除人际关系和偏执得分与国内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表1)。

  表1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国内常模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略)

  2.2100例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者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男性人际关系、偏执、敌对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女性(P<0.05),其余各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100例不同性别2型糖尿病患者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略)

  2.3单纯糖尿病组与合并糖尿病并发症组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合并糖尿病并发症组躯体化、焦虑、敌对、偏执得分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其余各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单纯糖尿病组与合并糖尿病并发症组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略)

  2.4接受过糖尿病教育组与未接受过糖尿病教育组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接受过糖尿病教育组的患者抑郁、偏执得分明显低于未接受过糖尿病教育组的患者(P<0.05),其余各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接受过糖尿病教育患者与未接受过糖尿病教育患者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略)

  3讨论

  SCL90是了解患者自觉症状的有力工具,本文调查结果表明,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SCL90各因子中除人际关系和偏执,其余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这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一致[4,5]。而男性糖尿病患者人际关系、偏执、敌对评分高于女性,说明由于性别不同,糖尿病带来的精神压力男性高于女性;而合并有糖尿病并发症组的躯体化、焦虑、敌对、偏执4个因子评分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说明合并并发症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故严格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能缓解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接受过糖尿病教育的患者抑郁、偏执的程度明显减轻,说明随着糖尿病教育的开展,对糖尿病的正确认识可减轻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压力。

  糖尿病患者精神压力增加可能有以下多因素影响[6]:(1)糖尿病是慢性、进行性疾病,到目前为止尚无根治手段,长期药物控制、动态监测血糖变化,增加了患者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影响其情绪变化;(2)患者从确诊糖尿病开始就要严格控制饮食,尤其对于男性来说控制主食及肉食的摄入量,易使患者产生悲观情绪,而出现并发症后活动耐力的下降,限制了其活动范围,同时工作能力下降,引起糖尿病患者情绪不稳定,患者精神压力较重。

  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因素对糖尿病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7,8],不良的情绪可使病情更加难以控制,而通过适当的糖尿病教育和心理疏导,使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有正确认识,积极配合治疗,良好的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出现,能增强患者的信心,减轻其心理压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误区

  美国杜克大学医疗中心研究者早就发现,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或调整患者的负面情绪,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药物一样的帮助缓解糖尿病症状的作用。由于心理因素在糖尿病治疗上扮演着或积极或消极的重要角色,病人和医生都理应予以高度重视。专家们介绍说,糖尿病患者往往容易陷入以下心理误区:

  误区之一:不以为然。糖尿病早期患者一般都症状较轻甚至根本没有症状,有的还可能反常地“红光满面”,给别人一种“体格健壮”的假象。还有的患者误认为血糖高些对身体健康并无大碍,故对疾病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还有的患者甚至怀疑医生诊断有误,拒绝改变饮食习惯和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服药治疗。

  误区之二:恐惧焦虑。由于糖尿病是一种难以彻底治愈的终身型疾患,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种种并发症,加上因缺乏相关知识或认识的片面化,一些病人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也在所难免。他们恐惧被截肢而成残疾人,恐惧疾患带来的难以想象的麻烦,更恐惧折寿和死亡。而其实,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其死亡率远比许多疾病都低得多。绝大多数病人的病情都可望得到有效控制,病人中的长寿者也比比皆是。

  误区之三:悲观沮丧。糖尿病患者中多的是已进入老年的退休者。他们原本梦想着在辛苦一辈子后好好享受生活,炖值囟裙砟辍?上衷谌床唤稣獠荒艹阅遣荒艹裕壹负跆焯斓梅┐蛘肷弦皆海被股钌畹S遣∏槭欠窕峒又亍J导噬暇蠖嗍颊咴诒徽锒铣黾膊『螅蓟岜劬谏ド虾靡徽笞樱夷岩宰园巍?

  误区之四:抱怨内疚。有的患者在认识到糖尿病与遗传相关时,便抱怨父母乃至祖宗八代怎么偏偏把病“传”给了自己。有的罹患有糖尿病的家长在得知子女也罹患上糖尿病后,深深的内疚感便油然而生。

  误区之五:抗拒对立。如果对患者的上述种种负面情绪听之任之,时间一长便很可能发展至跟医护人员和家人的情绪对立,甚至抗拒积极治疗。此外还有一些患病时间较长、并发症多且严重,而治疗效果又不明显的患者,很可能对用药或治疗失去了信心,最后自暴自弃地对医务人员采取不理睬、不信任、不配合的“三不”态度。

  误区之六:掉以轻心。有些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之后,血糖成功地下降至正常水平,就自认为病已治愈而自行停药,并放松了对饮食的合理控制,也不注意劳逸结合,直到血糖急剧上升,病情变本加厉时才后悔莫及。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反反复复可能使得疾患更加难以治愈,甚至带来致命危险!

  误区之七:药物万能。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当然是重要的,但过分依赖药物甚至迷信药物却又是要不得的。要知道,糖尿病的发生是在一定的遗传和环境背景下,由不良的生活习惯、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所致。因此,在服用药物的同时如还能重视平衡饮食、控制体重、劳逸结合、调适心理、锻炼身体、戒烟限酒等非药物疗法,疗效将更为明显。

  误区之八:矫枉过正。有的患者为了更快地“降糖”,便过量、过频用药,或过度节食、过度运动,最后造成低血糖,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昏厥。

(实习编辑:李杏)

2009-11-08 05:17:00浏览3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马希英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长期水土不服的后果是什么
长期水土不服可能会出现皮肤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等后果,主要与个人体质有关。1、皮肤症状水土不服是指人体从平原地区进入相应的致病环境后,由于环境的改变,身体不耐受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红肿、丘疹、水疱等症状,还可伴有皮肤疼痛的症状。2、消化系统症状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水土不服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从而引起消化系统症状,例如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3、呼吸系统症状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水土不服的环境中,可能会导致呼吸系统受到影响,从而引起一系列呼吸系统症状,例如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呼吸困难。4、神经系统症状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水土不服的状态,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受到影响,从而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例如头晕、头痛、失眠等,甚至还可能会出现晕厥的情况。5、循环系统症状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水土不服的状态,还可能会出现失眠、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不习惯当地的饮食习惯,可以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生姜、花椒等,可以适量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减轻胃肠道负担,改善不适症状。如有不适症状,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水土不服长痘怎么治
水土不服长痘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生活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1、饮食调理患者可以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如苹果、西红柿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也可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痘痘的恢复。同时,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加重病情。2、生活调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面奶,也要避免用手挤压痘痘,以免出现感染的情况。另外,患者外出时还要注意防晒,避免紫外线刺激皮肤,以免加重长痘的情况。3、物理治疗如果患者因为水土不服而出现长痘的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红蓝光照射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抑制皮脂腺分泌,从而改善症状。4、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出现长痘的情况,并且伴有局部瘙痒、疼痛等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达帕林凝胶、维A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改善长痘的情况。5、心理治疗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精神过度紧张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分泌紊乱,从而出现长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户外散步,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女生水土不服的症状有哪些
女生水土不服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月经不调等症状,需要根据不同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皮肤瘙痒如果女生所处的环境发生改变,可能会导致皮肤受到外界刺激,从而诱发皮肤瘙痒的情况。建议女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2、恶心呕吐如果女生更换所在环境,可能会导致有害物质进入体内,从而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建议女生可以适当饮用温水进行改善。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盐酸氯丙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食欲不振水土不服可能会导致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紊乱,从而影响胃肠道蠕动,引起食欲不振的情况。建议女生可以适当调整饮食结构,注意饮食清淡,可以适当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减轻胃肠道负担。4、腹泻水土不服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使胃肠道蠕动减慢,可能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建议女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5、月经不调如果女生水土不服的情况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引起月经不调的情况。建议女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益母草颗粒、逍遥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在日常生活中,女生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需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进行治疗。
唐保东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旅游拉肚子是因为水土不服吗
拉肚子一般指腹泻,旅游腹泻可能是因为水土不服,也可能是因为饮食不当、急性胃肠炎、肠道菌群失调、肠易激综合征等原因引起的。1、水土不服如果患者在旅游期间,因为水质、饮食等方面的改变,导致胃肠道出现不适症状,就可能会引起腹泻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通过多喝水,来缓解腹泻的症状。2、饮食不当如果患者在旅游期间,吃了过多生冷、辛辣的食物,如冰淇淋、辣椒等,也可能会刺激胃肠道,从而引起腹泻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腹部热敷的方式,缓解腹泻的症状。3、急性胃肠炎如果患者在旅游期间,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可能会导致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胃肠道,引起急性胃肠炎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进行治疗。4、肠道菌群失调如果患者在旅游期间,长期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起腹泻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乳酸菌素片等进行治疗。5、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可能与内脏高敏感性、胃肠动力异常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乳酸菌素片等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药物进行止泻治疗。腹泻患者可以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也可以适量喝热水,有助于缓解腹部不适症状。腹泻患者的胃肠道功能会比较虚弱,因此要注意合理饮食,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以吃小米粥、南瓜粥、软面条等食物,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也有助于缓解腹泻的症状。
聂志扬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水土不服怎么办,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治疗水土不服最简单的方法这种说法不准确。水土不服患者可以通过一般治疗、饮食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1、一般治疗水土不服通常是指人体因环境改变,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症状比较轻微,建议可以适当喝温水,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症状的恢复。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2、饮食调理在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合理饮食,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可以吃小米粥、南瓜粥、软面条等食物。也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香蕉、菠菜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有利于病情的恢复。但要避免食用辣椒、炸鸡等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加重不适症状。3、物理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了腹痛的症状,可以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腹部。4、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通过上述方式进行调理后效果不佳,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健脾胃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能够起到健脾和胃、补中益气的作用,有利于病情的恢复。5、中医治疗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中医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能够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症状的改善。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