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血糖控制好可以减少并发症

  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早期的糖尿病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临床上经常会遇到有的患者原先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由于出现了并发症后才被发现。比如说突然的脑出血、脑梗或是心肌梗死的患者,原来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结果在发病时,一查血糖高了,才发现自己有糖尿病。这类患者不在少数。糖尿病对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并发症的出现,可造成失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心肌梗死、脑卒中、四肢麻木、剧痛、坏死、阳痿、胃肠功能紊乱及排尿困难等各种症状。

  前期防治最关键

  据有关部门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50岁以上的相当一部分人,大概有60%甚至于70%的人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2小时的血糖则很高,超出了正常范围,才被诊断为糖尿病。所以,在做血糖监测时不单单要测空腹血糖,也要测餐后2小时的血糖。一旦诊断为前期糖尿病后就要积极配合进行系统治疗,抓住这一治疗的黄金期,对于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糖尿病前期是指:空腹血糖6.1~6.9mmol/L,餐后2小时的血糖是7.8~11.1mmol/L。这个区段的人群是作为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这类人群是糖尿病防治的重点对象。只有在这个阶段进行正规治疗,糖尿病才有可能逆转。对于这一类人群,面对前期糖尿病分为三部分:首先是认真防治的人群,这样的人在经过积极治疗后,血糖是可以恢复正常的;其次是不认真防治的人群,这样的人在将来就会变成糖尿病;最后一类人群将永远是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已经有大血管和微血管的损害了,而且发生心血管病几率比正常人高,由于心血管病死亡的几率也要比正常人高。

  早期应用胰岛素,保护胰岛B细胞

  胰岛素治疗是药物治疗的一种,很多人认为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最后方法,用得过早会出现依赖性。其实并非如此,现在医学界的观点是主张早用胰岛素,其好处在于可以保护胰岛B细胞,有利于自己的胰岛B细胞功能的恢复,对血糖的控制有利。

  预混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由30%的门冬胰岛素和70%的精蛋白结合的结晶门冬胰岛素组成,同时提供基础和餐时胰岛素成分,也同样具备门冬胰岛素模拟人餐时胰岛素分泌的优点。诺和锐30皮下注射后,其中的30%门冬胰岛素会快速解聚成胰岛素单体,进入血液循环,控制餐后血糖,诺和锐30中的70%的精蛋白结合的结晶门冬胰岛素,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血药浓度,模拟基础状态下胰岛紊分泌,有利于控制空腹及餐前高血糖。临床研究证实,与重组人胰岛素及其预混制剂相比,诺和锐及诺和锐30能更好地降低餐后血糖,且由于诺和锐作用持续时间缩短,不易与下次餐前注射的胰岛素及基础胰岛素作用发生叠加,能显著减少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而且在餐前注射无须等待,更加灵活方便,使患者的依从性提高。

(实习编辑:李杏)

2009-11-03 05:37:00浏览5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