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卫生部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近日成功地为一例1型糖尿病女孩实施了世界首例人胚及成人胰岛联合移植手术。目前该患者胰岛素用量已降至术前的1/2-1/3,血糖测定值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波动幅度大幅下降,患者一般状态良好。
16岁女患者朴雯楠是黑龙江省灾安县人,于2002年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首次被发现糖尿病即以酮症酸中毒入院。为控制血糖水平,患者采用每日中长效胰岛素45单位皮下注射,但仍不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血糖波动幅度大,餐前血糖2.3- 20.1毫摩尔/升,餐后3.4-28毫摩尔/升。患者还出现低血糖表现,为此十分痛苦。为了让孩子正常生活,消除疾病痛苦,其家长经多方打听得知孩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正在做相关胰岛移植的治疗研究,便慕名前来求治。
经严密的临床检查,医生们认为朴雯楠适宜接受胰岛移植。7月21日,该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在全院16个相关科室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地为朴雯楠实施了人胚及成人胰岛联合移植手术。此联合移植首先进行了成人胰岛的分离和纯化,即通过采用机械方法对成人胰岛进行分离和纯化,获得20万个胰岛(根据加拿大埃德蒙顿方案,该数量完全可以用于临床移植)。接着,专家们又进行了人胚胎胰岛细胞的分离和纯化:通过对两例冻存人胚胎胰岛的复苏和两例新鲜人胚胎胰岛的纯化培养,移植前共获得了1.1 万个胰岛。然后将胚胎和成人胰岛在彩超引导及DSA监测下采用经皮肝穿刺门脉置管的方法输入到患者肝脏内。整个过程持续一个半小时,患者未出现任何异常反应。胰岛移植后第一天,该患者过去接受治疗的外源胰岛素即减量至12-22单位,血糖维持在餐前6.83~13.4毫摩尔/升,餐后14-18.4毫摩尔/升。移植后餐前血糖波动幅度降至术前的1/3,餐后血糖波动幅度降至本前的1/6。患者目前尚未出现低血糖表现,血中C肽水平也明显回升,证明此次移植获得成功。
根据加拿大埃德蒙顿方案,要想让患者完全脱离胰岛素注射,尚需第二次或第三次胰岛移植,目前全体工作人员并没有放松,正在积极筹备为患者进行第二次移植。
据实验室副主任许评教授介绍,根据该重点实验室多年从事人胚细胞移植的研究经验判断,人胚胎胰腺中应该含有丰富的胰岛干细胞,而且胚胎细胞免疫原性较低,通过联合移植的方式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胰岛细胞来源,并减低术后免疫抑制剂的用量,从而达到使糖尿病患者长期摆脱胰岛素注射的痛苦。此次胰岛移位采用人胚和成人胰岛联合移植的方式,经文献检索证实在国际上尚属首例。
16岁女患者朴雯楠是黑龙江省灾安县人,于2002年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首次被发现糖尿病即以酮症酸中毒入院。为控制血糖水平,患者采用每日中长效胰岛素45单位皮下注射,但仍不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血糖波动幅度大,餐前血糖2.3- 20.1毫摩尔/升,餐后3.4-28毫摩尔/升。患者还出现低血糖表现,为此十分痛苦。为了让孩子正常生活,消除疾病痛苦,其家长经多方打听得知孩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正在做相关胰岛移植的治疗研究,便慕名前来求治。
经严密的临床检查,医生们认为朴雯楠适宜接受胰岛移植。7月21日,该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在全院16个相关科室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地为朴雯楠实施了人胚及成人胰岛联合移植手术。此联合移植首先进行了成人胰岛的分离和纯化,即通过采用机械方法对成人胰岛进行分离和纯化,获得20万个胰岛(根据加拿大埃德蒙顿方案,该数量完全可以用于临床移植)。接着,专家们又进行了人胚胎胰岛细胞的分离和纯化:通过对两例冻存人胚胎胰岛的复苏和两例新鲜人胚胎胰岛的纯化培养,移植前共获得了1.1 万个胰岛。然后将胚胎和成人胰岛在彩超引导及DSA监测下采用经皮肝穿刺门脉置管的方法输入到患者肝脏内。整个过程持续一个半小时,患者未出现任何异常反应。胰岛移植后第一天,该患者过去接受治疗的外源胰岛素即减量至12-22单位,血糖维持在餐前6.83~13.4毫摩尔/升,餐后14-18.4毫摩尔/升。移植后餐前血糖波动幅度降至术前的1/3,餐后血糖波动幅度降至本前的1/6。患者目前尚未出现低血糖表现,血中C肽水平也明显回升,证明此次移植获得成功。
根据加拿大埃德蒙顿方案,要想让患者完全脱离胰岛素注射,尚需第二次或第三次胰岛移植,目前全体工作人员并没有放松,正在积极筹备为患者进行第二次移植。
据实验室副主任许评教授介绍,根据该重点实验室多年从事人胚细胞移植的研究经验判断,人胚胎胰腺中应该含有丰富的胰岛干细胞,而且胚胎细胞免疫原性较低,通过联合移植的方式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胰岛细胞来源,并减低术后免疫抑制剂的用量,从而达到使糖尿病患者长期摆脱胰岛素注射的痛苦。此次胰岛移位采用人胚和成人胰岛联合移植的方式,经文献检索证实在国际上尚属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