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肥胖者参加体育锻炼可以预防糖尿病吗

  肥胖的人必须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来控制体重,预防心血管疾病,这是人们比较熟悉的道理。但是,肥胖的人参加体育锻炼还可以预防糖尿病,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还是一件比较新鲜的事呢?

  人到中年以后,糖尿病的发生率就会逐渐增加,它发生的原因往往与体内脂肪贮存量过多,缺乏运动有密切的关系。

  成年人肥胖主要是体内脂肪细胞体积增大,越是肥胖的人脂肪细胞的体积增大得越多。此外,肥胖人的血浆胰岛素浓度也高于正常人,胰岛素浓度升高的程度又往往和肥胖的程度,或脂肪细胞的体积大小成比例关系。

  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增大,血浆胰岛素浓度升高对身体健康有什么害处呢?

  胰岛素的部分作用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血糖,抑制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动员作用。肌细胞、脂肪细胞都是摄取血糖的重要组织,但是,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越大,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越低。所以,肥胖性糖尿病人早期阶段血浆胰岛素的浓度有时反而是升高的。另一方面,血浆胰岛素浓度升高又必然抑制脂肪的动员利用,会使脂肪细胞继续增大,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中年以后,人的体力活动容易减少,体内能量平衡趋向贮于正平衡,相对过剩的摄入能量会使体内贮存脂肪多,逐渐形成肥胖。所以,首先应注意控制饮食,不应食人过多,还要参加必要的体育锻炼以预防发生肥胖。已经肥胖的人更需要注意参加体育锻炼,减少来自食物中糖和脂肪的热量,因为减肥的目的主要是减少体内脂肪,相应地增加瘦体重。

2007-08-19 16:05:00浏览2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曹雪霞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胖人患糖尿病的几率比瘦人高多少倍
胖人患糖尿病的几率比瘦人高多少倍,在临床上并没有具体的数据。肥胖的人群容易患糖尿病的原因有胰岛素受损、饮食不当等因素所致,建议糖尿病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 1、胰岛素受损 正常情况下,胰岛素能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运到细胞内,进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而目前研究表明肥胖可引起胰岛素受损的情况出现,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不能正常分解血液内的葡萄糖,进而引起糖尿病的发生。因此肥胖的人群较容易患有糖尿病。 2、饮食不当 糖尿病与饮食习惯有关,长时间摄入高热量、高糖类的食物,如蛋糕、巧克力等,不仅导致脂肪堆积引起肥胖,同时也会引起血糖升高的情况,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建议肥胖的人群通过调整饮食、适当运动等方式控制血糖稳定,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对于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必要时需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肥胖的人群饮食上应控制总热量,少量多餐,多吃高纤维饮食,如芹菜、苹果等,同时饮食上注意避免摄入淀粉、糖类含量高的食物,如馒头、巧克力等。运动方式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跳绳、慢跑、游泳等,可以提高体内细胞对胰岛素的亲和力,从而降低血糖。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必要时可以遵医嘱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如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等,或者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肥胖儿童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肥胖儿童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一般有饮食增多、饮水量增加、多尿、体重下降、疲乏无力等,需要根据具体的症状进行针对性治疗。 1、饮食增多 如果肥胖儿童患有糖尿病,在早期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血糖水平有所升高,此时会对食欲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出现饮食增多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适当调整儿童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2、饮水量增加 由于肥胖儿童在早期体内的血糖水平有所升高,还会导致身体的渗透性增加,从而引起儿童出现烦渴的情况,甚至会出现大量饮水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儿童使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儿童也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进行改善。 3、多尿 在糖尿病早期,由于肥胖儿童体内的血糖水平比较高,会导致肾小管的功能出现损伤的情况,从而引起儿童出现多尿的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儿童使用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儿童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水分的食物,如西瓜、梨、西红柿等,缓解不适症状。 4、体重下降 由于早期糖尿病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还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脂肪分解增加,从而引起儿童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儿童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儿童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浆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5、疲乏无力 如果肥胖儿童处于患糖尿病的早期,当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可能会使体内的能量被大量消耗,从而引起疲乏无力的症状。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儿童使用参芪降糖颗粒、消渴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儿童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做好儿童的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家长还要定期带儿童去医院进行复查,了解病情的恢复情况,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