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对糖尿病的错误认识

  糖尿病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减少因为对糖尿病无知而付出的惨重代价。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教育现状是非常落后的,有许多患者在得了糖尿病许多年之后,仍然对疾病一无所知。许多人不知道怎样检查、怎样正确处理自己的糖尿病。另外,目前社会上仍经常可以见到巫医假药的欺骗宣传,常常使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误入歧途。这些都说明健康的糖尿病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下面就几个患者最常见而且危害最大的错误认识做简单阐述。

  “因为我有糖尿病,所以要控制喝水!”

  糖尿病常有口渴、喝水多的表现,病友们常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患糖尿病后应该控制喝水,这是大错特错的。喝水多是体内缺水的表现,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患糖尿病后控制喝水不但不能治疗糖尿病,反而使糖尿病更加严重,可引起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是非常危险的。

对糖尿病的错误认识

   * 喝水有利于体内代谢毒物的排泄。

   * 喝水有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作用。

  * 酮症酸中毒时更应大量引水。

  * 喝水可改善血液循环,对老年患者可预防脑血栓的发生。

  * 严重肾功能障碍,尿少、水肿时,要适当控制引水。

  “中医中药根治糖尿病!”

  医学界目前还没有找到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中医同样如此。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中药药性复杂,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目前比较共同的认识是:中医、中药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有一定作用。但病友们如果盲信自称能根治糖尿病的“中医”,而终止现行的正常治疗,其结果往往是人财两空。

  “我只吃糖尿病食品!”

  有一定糖尿病饮食治疗知识的病友都应该知道:饮食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总热量和均衡饮食,而并不在于专门吃所谓的“糖尿病食品”。其实糖尿病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与普通食物没有什么不同。病友们如果不注意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原则而认为只要吃“糖尿病食品”血糖就没有问题,这是很危险的。

  “胰岛素是鸦片,我坚决不打!”

  对1型糖尿病病友来说,因为口服药物对他们没有效果,因此他们别无选择,为了生存下去只得接受胰岛素治疗。

  对于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病友,要说服他们接受胰岛素治疗,往往是一件让许多医生都很头疼的事。原因就在于这些病友心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但却非常错误的观念:胰岛素是鸦片,打上之后就再也离不开了。这种观点之所以根深蒂固主要就在于我们曾经给两种糖尿病起了非常容易让人误解的名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正因为这个原因这两个不恰当的名称已渐渐被医学界废弃不用。另外,许多非专业医生的错误讲解和宣传也是造成这一错误观念的重要原因。关于胰岛素,在此我要为它鸣以下不平:

   * 胰岛素是体内的正常激素,因为需要,正常人每天要产生并分泌大量的胰岛素。1型糖尿病自身绝对不能产生胰岛素,因此需要终身使用外来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体内胰岛素是相对不足,因此起先可用口服药物促进人体胰岛素的产生和作用,但其中半数以上终因长期药物刺激使人体胰岛功能衰竭,而需用外来的胰岛素治疗。因此胰岛素治疗完全是因为病情的需要而定,而且胰岛素是正常人体激素,何以能用“鸦片”这种东西来形容它呢?

   * 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后,仍能再次撤掉胰岛素。长期在口服药物刺激下的人体胰岛,使用外来胰岛素后,可得到很好的休息,胰岛功能恢复一段时间后,部分病人仍可能继续接受药物刺激,发挥分泌胰岛素的作用。

2007-08-19 15:49:00浏览9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跃华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三甲
良性眩晕症什么原因引起的
良性眩晕症可能是由于睡眠不足、颈椎病、耳石症等原因引起的。良性眩晕症一般可以治愈,因此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1、睡眠不足 如果患者的睡眠时间不足或者睡眠的质量不高,对大脑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睡眠不足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注意力减退、健忘、反应迟钝及疲倦、神经衰弱等症状。要改善睡眠不足的情况,就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比如睡前到户外散步、放松心情、喝一杯热牛奶、洗温水澡或者热水泡脚,听轻松的音乐,使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之后再睡眠。睡眠不足的患者还可遵医嘱使用中药来调理,提高睡眠质量。通常安神助眠的食物有酸枣仁、百合、莲子等可熬粥喝。睡眠不足的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安眠药物来治疗,如地西泮等。 2、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及其附属结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椎间关节性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脊髓、神经和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患者可表现为头晕、失眠、颈部酸、胀、痛等。颈椎病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比如吲哚美辛、布洛芬、复方氯唑沙宗片等进行治疗,也可进行牵引、超短波等物理治疗。 3、耳石症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的眩晕,为内耳引起的眩晕病,属于一种自限性外周前庭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头部运动在某一特定头位时诱发短暂的眩晕伴眼球震颤。耳石症具有自限性,因此部分耳石症患者可自愈。耳石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耳石复位,此操作应该由专业医师判断后再进行操作,通常可在眩晕科、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门诊完成。
党华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耳膜眩晕症有什么症状
耳膜眩晕症一般指的是耳石症,耳石症症状主要包括头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等,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治疗。1、头晕耳石症属于一种良性位置性眩晕,可能跟内耳耳石发生脱落有关,容易出现头晕的症状,特别是头部位置变化时,头晕的程度会更加严重。建议患者多卧床休息,避免做剧烈运动。2、恶心如果患者的病情相对比较严重,还可能会使颅内压有所升高,从而出现恶心的情况。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盐酸异丙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呕吐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会导致胃肠道受到一定的刺激,容易出现呕吐的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喝温水进行改善。4、耳鸣耳石症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耳鸣的症状,可能跟长时间的生活在噪音较大的环境中有关,也有可能是精神压力过大导致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片、银杏叶提取物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耳石复位的方式进行处理。5、听力下降如果患者的病情相对比较严重,还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的情况,甚至会伴有耳闷胀感的现象。建议患者多卧床休息,避免做比较剧烈的运动,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谷维素片、甲钴胺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需要时刻注意身体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良性阵发性眩晕症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良性阵发性眩晕症可能是由于耳石症、梅尼埃病、颈椎病、高血压、脑供血不足等原因所导致。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方式来进行缓解。 1.耳石症:通常与头部外伤或者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在发病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目眩的情况发生,并且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倍他司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银杏叶提取物片等促进内耳循环的药物辅助治疗。 2.梅尼埃病:可能与遗传因素以及内分泌紊乱等原因有关,会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耳闷胀感的症状,并且还会伴随有明显的眩晕现象。此时可遵医嘱服用前庭神经抑制剂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苯海拉明片等。 3.颈椎病:如果自身患有比较严重的颈椎病疾病,可能会因为颈部关节突出压迫到椎动脉,从而影响大脑正常血液供应,使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或者是按摩等方式进行改善。 4.高血压:若存在高血压的情况,则会因为血压升高而导致颅内压增高,进而引起此症状。对此应及时遵医嘱选择硝苯地平控释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降压药来控制血压。 5.脑供血不足:若存在脑供血不足的现象,则会因脑部缺氧而引起头晕眼花的情况发生。对于该情况可以遵医嘱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凝药物来治疗。 除此之外,还可能与耳后乳突炎、突发性耳聋等情况有关。建议日常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应避免长时间处于焦虑的情绪当中。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症状,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