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为什么糖尿病人应限制饮酒

  (1)酒的性质及其对糖代谢的影响

  饮酒是一些人的嗜好。有相当比例的糖尿病患者有饮酒习惯,由此对糖尿病的控制及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酒精的化学名为乙醇,体内代谢过程简单,极易氧化产热。乙醇在种类繁多的饮用酒中,其含量有高、中、低度酒之分。乙醇作为能量物质,在体外用燃烧计测试,每克乙醇可产生29.7千焦(7.1千卡)热量。乙醇进入体内迅速氧化产热,热量经体表毛细血管散发几乎不能利用,更难以转化贮藏。浓度高的酒不含其它营养素。因而在计算摄入热量时,不能与其它实质性产热物质如糖、蛋白质和脂肪简单地进行同等换算。

为什么糖尿病人应限制饮酒

  酒精对机体代谢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此取决于饮酒的量和急缓,机体营养状况,饮酒时进食多少,肝、胰功能及机体对酒精的耐受性等。

  乙醇对糖代谢的影响与机体的营养状况有关:营养状况佳时,饮酒可促使血糖升高;饥饿及营养状况欠佳时,饮酒则无升血糖作用,甚至使其下降。肝糖原贮藏充足时,酒精可促进糖原分解及抑制葡萄糖利用,使血糖升高;肝糖原贮藏不足时,酒精使糖异生受阻,易发生低血糖。大量饮酒使糖耐量降低;而少量饮酒则对其影响甚微。有人指出,乙醇本身虽对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无刺激作用,但可能有一定的增强胰岛β-细胞对刺激物(如糖类)的反应程度。

  (2)嗜酒对糖尿病的影响

  ①过量饮酒可发生高脂血症。其主要改变为血中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升高。临床证明糖尿病患者饮酒不但易致高脂血症,而且持续时间长,不实行饮食治疗者尤甚。

  ②长期饮酒会引起营养缺乏,并对肝脏不利。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空腹饮酒易出现低血糖。用磺脲类降糖药物的患者,饮酒可引起心慌、气短、面颊发红等症状。

  ③糖尿病患者在饮酒时,进一些碳水化合的食物,血糖即可升高,使糖尿病失去控制。常饮酒而不吃食物,可以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使糖尿病失去控制。常饮酒而不吃食物,可以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使血中葡萄糖量减少,出现低血糖症状。临床资料报告,饮酒者虽其饮用量有一定差异,但其总热量常呈过多,故血糖水平不易控制。长期饮酒者总热量过多,代谢控制不佳乃至恶化的原因,除酒精因素外,主要系饮酒使饮食执行不佳所致。

  ④糖尿病患者因过量饮酒引起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并非罕见(除酒的因素外,常与饥饿、感染、中断治疗、过量摄食一起构成诱发因素)。

  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饮酒,并且避免空腹饮用。值得提醒的是,重症糖尿病合并肝胆疾病者,尤其是正在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物的患者,一定严禁饮酒。

2007-08-19 15:31:00浏览2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