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体检 > 常识

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及早自知

举报/反馈
2008-10-08 09:00:0039健康网社区
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及早自知


  要善待身体,首先要了解身体。如果你坚持每年体检,这很好,但体检后那些写满专有名词的单据你会看吗?你知道如何在体检报告中,发现你的健康“黄灯”吗?

  糖尿病,黄灯数值在哪里?

  体检报告上显示“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正常标准,但医生却说这还不算糖尿病。这是什么意思?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华章说,这种情况叫做“糖调节受损”(简称IGR)。这是一个糖尿病前期阶段。
 
  “糖尿病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从血糖值正常,到‘糖调节受损’,再发展至糖尿病时期,平均发病过程需要10-15年。而此期间,积极防治大有可为空间。”杨华章教授说。目前学界权威观点认为,糖尿病是须终身治疗的疾病,但处在“糖调节受损”阶段,通过积极干预,令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糖尿病后备军”应该充满信心,积极备战。

  确认糖尿病的各发展阶段的指标,是我们亮起警戒黄灯的参考。按照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标准,正常人空腹血糖应低于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7.8毫摩尔/升。如果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则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而这两个阶段之间,即空腹血糖在6.1-6.9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0毫摩尔/升,则为“糖调节受损”,也称作糖尿病前期。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体检报告中,有关血糖的各项指标皆在正常之内,还须特别留意空腹血糖数值。

  近年来,美国有关研究显示,当空腹血糖高于5.6毫摩尔/升,人体内胰岛素分泌已开始受影响,因此美国将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标准降低至5.6毫摩尔/升。中国虽仍沿用世卫组织的旧标准,但杨华章教授提醒市民,凡是体检发现空腹血糖超过5.6毫摩尔/升,仍应列作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尽早防治糖尿病。

  在安全与危险之间

  “自2000年至今,中国糖尿病发病人数一直排在全球第2位。根据上海2003年的调查数据,糖尿病患者占成年人的11.4%,而糖调节受损人群占了成年人的11.7%。但人们对于糖尿病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这是目前糖尿病在中国的严峻情况。”杨华章教授说,“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调整生活方式,‘糖调节受损’者会以每年10%的速度转变成2型糖尿病,并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糖调节受损’者往往被视为糖尿病‘后备军’。而大多数2型糖尿病都是先由餐后血糖升高发展而成。”

  有关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后备军”中,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正常但空腹血糖正常的(即IGT)约占70%,而空腹血糖高于正常而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的(即IFG)占了不到20%,而空腹血糖与餐后2小时血糖同时高于正常的(即IFG+IGT)只有约10%。

  尽管微血管病变往往出现在糖尿病患者中,但在糖尿病前期的IGT阶段,发生大血管病变如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危险性仍明显增加。2005年,中国52家大医院联合进行的“中国心脏调查”显示,80%的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糖,其中有32%是患病前已证实患有糖尿病,17%为新增糖尿病,只有20%为血糖正常者。

  所以,积极干预“糖调节受损”,除了可以防止糖尿病的发生,亦可以减少大血管疾病的发生。这是一个介乎于安全与危险之间的重要阶段。

(实习编辑:邓婉诗)

杨华章主任医师内分泌科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