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0-1岁宝宝的体检手册

  在现实生活中,年轻的父母总是凭经验、凭肉眼观察判断孩子是否健康,认为只要欢蹦乱跳就没毛病,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

  0-1岁宝宝的体检全过程:

  第1次体检(出生后第42天)

  此时,孩子体格发育有以下特点:

  视力:能注视较大的物体,双眼很容易追随手电筒光单方向运动。

  肢体:其小胳膊、小腿总是喜欢呈屈曲状态,两只小手握着拳。

  微量元素:宝宝在6个月以内,每日需要钙600mg,而他从母乳或奶粉中只能摄取到300mg左右的钙。宝宝从出生后第15天就可以开始服用鱼肝油和钙片,易溶于水的钙剂吸收效果较好,要注意选择,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宝宝满月后可以抱出去晒太阳,让皮肤内的维生素D源转变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生殖器:男婴的睾丸应降入阴囊。

  第2次体检(宝宝4个月时)

  动作发育:能支撑住自己的头部,俯卧时,能把头抬起并和肩胛成90度。扶立时两腿能支撑身体。

  视力:双眼可追随运动的笔杆,而且头部亦随之转动。

  听力:听到声音时,会表现出注意倾听的表情,人们跟他谈话时会试图转向谈话者。

  口腔:此时孩子的唾液腺正在发育,经常有口水流出嘴外。

  血液:4个月的孩子从母体带来的微量元素铁已经消耗掉,如果日常食物不注意铁的摄入,就容易出现贫血,要给孩子多吃蛋黄、猪肝汤、肝泥等含铁丰富的食品。但不能服用铁剂药物。

  微量元素:这时的孩子要继续补钙和维生素D,而且要添加新鲜菜汁、果泥等补充容易缺乏的维生素C。他们的食物有尽量少加盐,以免增加孩子肝、肾的负担。

  第3次体检(宝宝6个月时)

  动作发育:会翻身,已经会坐,但还坐不太稳。会伸手拿自己想要的东西,并塞入自己口中。

  视力:身体能随头和眼转动,对鲜艳的目标和玩具,可注视约半分钟。

  听力:注意并环视寻找新的声音来源,能转向发出声音的地方。

  牙齿:6个月的孩子有些可能长了2颗牙,有些还没长牙,要多给孩子一些稍硬的固体食物,如面包干、饼干等练练咀嚼,磨磨牙床,促进牙齿生长。由于出牙的刺激,唾液分泌增多,流口水的现象会继续并加重,有些孩子会出现咬奶头现象。

  血液:6个月之后,由母体得来的造血物质基本用尽,若补充不及时,就易发生贫血。须分析贫血的原因,是饮食原因还是疾病造成的。尽早纠正贫血。在家时,注意观察孩子面色、口唇、皮肤粘膜是否苍白,如是,应考虑到贫血,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骨骼:6个月以后的孩子,钙的需要量越来越大,缺钙会形成夜间睡眠不稳,多汗,枕秃。较严重的还会出现方颅,肋骨外翻,应让孩子每天都有户外活动的时间,同时继续服用钙片和维生素AD滴丸。

  第4次体检(宝宝9个月时)

  动作发育:能够坐得很稳,能由卧位坐起而后再躺下,能够灵活地前后爬,扶着栏杆能站立。双手会灵活地敲积木。拇指和食指能协调地拿起小东西。

  视力:能注视画面上单一的线条。视力约0.1。

  牙齿:小儿乳牙的萌出时间,大部分在6~8个月,小儿乳牙的计算公式:月龄减去4~6。此时要注意保护牙齿。

  骨骼:每天让孩子外出坚持户外活动,接受紫外线照射,促使皮肤制造维生素D,同时还应继续服用钙片和维生素AD滴丸。

  微量元素:最好检查一下体内的微量元素,此时孩子易缺钙、缺锌。缺锌的孩子一般食欲不好,免疫力低下,易生病。

  第5次体检(宝宝1周岁时)

  动作发育:这时候的孩子能自己站起来,能扶着东西行走,能手足并用爬台阶;能用蜡笔在纸上戳出点或道道。

  视力:可拿着父母的手指指鼻、头发或眼睛,大多会抚弄玩具或注视近物。

  听力:喊他时能转身或抬头。

  牙齿:按照公式计算,应出6~8颗牙齿。乳牙萌出时间最晚不应超过一周岁。如果孩子出牙过晚或出牙顺序颠倒,就要寻找原因,它可能是由缺钙引起的,也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低下所致。

(实习编辑:朱勇花)

2010-12-16 06:35:00浏览9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林耿鹏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发热,呕吐,甲流怎么回事怎么办
甲流一般是指甲型流感。发热呕吐甲型流感多考虑是自身免疫力低下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饮食不当、流行性感冒等原因导致的,建议针对具体的原因来采取合适的治疗。 1、自身免疫力低下 患者出现这种症状可能是环境污染严重、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引起的,进而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在临床上通常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营养均衡,注意休息,适当锻炼。 2、饮食不当 如果日常生活中饮食不当,吃了刺激性的食物或者饮食不洁,就可能会出现胃肠道疾病,进而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通常患者会出现上述不适的症状。建议患者尽快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不良的饮食结构,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药物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不适的症状。 3、流行性感冒 患有该疾病可能是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导致病毒感染引起的,还可能是与感染者共用洗漱用品等原因诱发的,会导致机体出现病毒感染的情况。患者通常会出现胃肠道异常的情况,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奥司他韦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进行抗病毒、退热治疗。 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还可能是患有急性胃肠炎等原因导致的,若患者还出现其他明显不适的症状,则需要及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方霖主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腹部闷痛发热
发生腹部闷痛发热,可能是急性胃肠炎、胆结石、消化性溃疡等因素所致。 1、急性胃肠炎 如果不小心食用变质食物,变质食物内的病菌对胃肠道等人体器官产生刺激,造成胃肠道病变,引起急性胃肠炎,导致腹痛、体温升高、呕吐等症状,可以配合医生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口服溶液等药物改善症状。同时,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胆结石 如果肝脏内分泌的胆汁长期储存于胆囊内部,无法通过胆管排出到胃肠道内参与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造成胆汁过度浓缩,诱发胆结石,导致上述不适症状。可以按医嘱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片、多烯磷脂酰胆碱片等药物治疗。如果胆结石体积过大,也可以通过微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方法治疗。 3、消化性溃疡 通常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盲目使用药物、胃酸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上述因素对胃肠道内的黏膜组织产生刺激,造成胃肠道黏膜细胞受损,引起消化性溃疡,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建议配合医生使用枸橼酸铋钾片、法莫替丁胶囊等药物治疗。若出现恶性消化道溃疡,也可以通过胃大部切除术等方法。 除此之外,也有可能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阑尾炎等因素有关,需要做好腹部B超检测,采取合适方法改善症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