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体检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身体状况,及早发现潜在的疾病,因此,每年一次的体检目前已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但对于每年一次的身体“例行检查”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很多人还不是很清楚。如果体检结果把没病说成有病,而有问题却没有发现,其后果可以是很严重的,那么,谁又该为体检中出现的偏差买单呢?记者日前遇到两个有关体检结果偏差的案例,引发了人们对体检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事件1
体检偏差错失工作机会
日前,读者汤先生向本报报料:报考广州市公务员的他已经顺利通过第一轮考试,但在随后的体检中,某医院的体检结果称其转氨酶偏高,具体数值为63(正常为40以下)。然而汤先生后来再到另一家医院复查,发现转氨酶数值只有25。随后汤先生向有关方面反应了情况,却被告知公务员考试转氨酶项目不能复查。汤先生想知道出现上述结果偏差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解答:数值波动可由身体状况造成
广东省中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崔徐江表示,从医学角度看,两次体检结果不同的现象的确存在,但按照目前医学界检测转氨酶手段,因技术引起偏差的可能性很小。以汤先生情况来看,导致其转氨酶偏高的情况很可能是第一次体检前一天晚上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如睡眠不足、喝酒、饮食过油腻等,甚至第一次抽血瞬间精神过度紧张,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不过崔主任还是就汤先生事件提出质疑,因为根据医学常识,转氨酶数值在40-80之间,属于允许的生理变化范围,也即可能的正常波动范围,按理说允许复查。所以崔主任表示,事件若真如汤先生所说,则有关单位此做法并不符合医学规则。
事件2
多年疾病一朝匿迹
一向有妇科炎症问题的李小姐,在最近一次单位集体体检中竟然发现各项指标都正常,而李小姐自己觉得,身上的不适感并没有减轻,李小姐因此非常怀疑单位集体体检的可信性。李小姐觉得,幸好自己只是炎症问题,如果换了是肿瘤,病人患病却不能检查出来,那不是有生命危险吗?
解答:炎症时轻时重最好多复查
针对李小姐提出的体检没查出疾病延误病情的问题,记者也询问了崔主任等几位医学专家。专家们一致表示,作为医学筛选检查,体检中的确存在同人不同结果情况,除了医学失误以外,不同的医院,用不同试剂,由不同的人检测也可能导致结果不同,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的一些生理病理指标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在专家看来,很多体检中出现的偏差是可以理解的。此外,专家还表示,不同项目出现偏差的可能不一样,如乙肝两对半检查,基本上不可能有偏差;转氨酶等项目,可能因不同身体状况在瞬间有变化;炎症也是如此,很可能因其可来可去、时轻时重的性质发生结果不同。专家建议李小姐能进行复查判断。
此外,有医学专家提出,一般老百姓意识里“体检结果=诊断结果”的观念应予以纠正,在很多情况下体检结果在医学上只作为诊断的参考,具体疾病的诊断医生还要根据病人自我感觉、是否有症状体征等联合体检结果进行综合考虑。所以遇到体检结果疑问,最好是采取有针对性复查,以及向专业医生请教,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发生。
思考
谁该为体检偏差买单?
尽管专家对上述体检偏差事件有专业解释,但很多群众还是有疑虑,就是如果因为体检偏差而导致生命受危及等严重的后果,谁来负责?怎么负责?
记者也试图就此问题向医学界人士请教,但不少医学专家表示,正规的大医院出现这种事件的可能性很少,其他非正规医院若出现问题应由卫生主管部门处理。而至于如何取证,如何承担责任问题,有专家则表示应该按医疗纠纷处理。
而有行内人士表示,常规体检特别单位组织的集体体检是否存在医学偏差问题,的确不好说,因为集体体检绝大部分都是正常健康人体检,目前人们关注在查出有问题应提醒复查,而至于有问题者却没被查出来,其中的原因很多。首先因为集体体检存在成本所限,决定体检的项目和设备都是很普通的,所以某些情况的确不容易被查出来;其次疾病演变过程不断发展,一个月前体检结果显示没问题,一个月后发现肿瘤,也可能是体检时不够认真负责而发生错误,可能是检测手段限制或当时肿瘤太小没法查出,也可能是发生变化在一个月内,所以没有确切证据,无法让体检单位来承担责任。
记者了解到,关于医学体检的责任问题目前主要无法解决求证问题,除非有明确证据显示医学操作失误,否则单凭前后两次检查结果不同,很难追究体检单位的责任。所以针对有疑问的医学问题,大众目前的做法只能是,不盲信单一个结果而多加求证,以找到最真实可信的结果。
主任医师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 体检科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体检科
副主任医师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体检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体检科
副主任医师
通辽市医院 保健体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