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体检 > 临床检验

为什么接种疫苗还可能会得乙肝?

举报/反馈
2010-01-24 04:03:0039健康网社区

  乙肝病毒(HBV)感染是急慢性肝病和原发性肝癌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广大市民卫生保健意识的加强,接种乙肝疫苗预防HBV感染已成为普遍现象,但是接种乙肝疫苗后仍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其主要原因如下:

  1.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保护性抗体大约为90%

  我国乙肝疫苗列入计划免疫已经有10年以上,实践证明乙肝疫苗接种是安全、有效的,尤其在高危人群的免疫保护方面意义更大。

  目前采用0、1、6月方案在人群中广泛接种,90%以上的接种者可产生保护性抗体,然而仍有5~10%的接种者不能产生抗体或产生的抗体滴度水平低,达不到保护性作用,因此,并不是所有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都能有效预防HBV感染,生活中仍应注意避免与乙肝病人的排泄物、血及分泌物接触。

  2.HBV“化妆”后影响疫苗的保护性

  HBV分6个基因型,接种一种型别的乙肝疫苗就会产生针对此型病毒的保护性抗体,另外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如:免疫力、抗病毒药物等,HBV为了逃避清除而“改头换面”——采取“化妆”策略(变异),使机体已经产生的抗HBs抗体不能识别“化妆”后的乙肝病毒,与变异株HBsAg的结合力下降,不能发挥抗HBs的保护性作用而感染HBV。

  所以,接种全程乙肝疫苗后要定时检测抗HBs滴度,如果滴度不高或呈阴性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补救,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防护,以免感染HBV。

(责任编辑:陈战锋)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