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测餐后血糖?

  医生经常要求糖尿病患者检测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不少患者经常问医生:是空腹血糖重要,还是餐后2小时血糖重要?我们的回答是:两者都重要。因为大量临床观察发现,餐后高血糖与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症有着密切的相关性。餐后血糖越高,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的机会就越高。而且,餐后血糖高,糖尿病微量蛋白尿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也会增高。餐后高血糖使凝血活性增加,患者发生血栓性病变的危险性也会增加。

  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了解餐后血糖的意义更大。首先,餐后高血糖经常是2型糖尿病发病前最早出现的一个临床指征。当患者餐后2小时的血糖达到7.8~11.1mmol/L时,医生会诊断其为糖耐量减低(IGT)。IGT是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如能早发现并尽早在IGT阶段进行干预,则有望减少其发展为糖尿病的百分比。事实上,IGT呈隐袭过程时,就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直至出现了心脑血管疾患后,才发现自己原来有糖尿病的原因。对已经得了2型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将餐后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对防止日后出现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合并症有重要意义。

  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控制餐后血糖较之控制空腹血糖,胎儿出生后的预后会较好。

(责任编辑:陈战锋)

63
2010-01-27 03:48:00浏览39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